題干:有一位畫家畫了一幅畫,自己覺得很完美,就放到大街上,讓別人給挑缺點,在不完美的地方畫圈,晚上拿回家后發現畫上畫滿了圈;第二天,畫家又畫了同樣的畫,又拿到大街上,讓別人在覺得完美的地方畫圈,晚上拿回家發現畫上同樣畫滿了圈。談談自己的看法。? ? ? ? ? ? ? ? ? ? ? ? ? ? ? ? ? ? ? ? ?
解析:同一位畫家畫的同一幅畫,因著引導的評判角度不同,收到的評價也截然相反!可見,不同人欣賞同一件事物總會有不同的領悟。在我看來,正是因為有不同聲音的出現,不同立場的爭辯,藝術才得以蓬勃發展,但也不排除有人在爭辯中附庸風雅,盲目更風。這些現象折射到現實中也是常見的。
同一幅畫贊賞與詆毀并存并不罕見,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中國古人很早就知道,凡事沒有絕對,萬物不會亙古不變,評價客觀事物不能忽略人的主觀能動性。拿評價人來說,大部分人評價隋煬帝那都是冠與暴君的頭銜,論他好大喜功、濫用民力,使得強大的大隋王朝在他手中二世而亡。但也有一部分人評價隋煬帝是有追求干實事的皇帝,他修建了東都洛陽,開鑿了福澤千載的大運河。拿認識事物來說,有人談當今的線上直播,不良心信息泛濫,不應該大力提倡。也有人論線上直播有利于拓寬職業人的職場空間,有利于解決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均,應該大力推行。評人也好論物也罷,外人的意見總沒有絕對,若我們能真正領悟這一點,待人處事自然能豁然通達。
當然,同一幅畫第一天讓畫缺點全是圈,第二天讓挑完美之處竟也全是圈,步伐如此統一,不排除在畫圈的人當中,濫竽充數者有之,明明不擅長畫畫,也看不懂畫家畫筆背后的深意,卻執意要隨己意畫上兩圈。趨庸附雅者有之,認同書畫很文雅,執筆點評間欲給自己抹上藝術的光輝。盲目跟風人云亦云者亦有之,大家都在畫圈,似乎只有跟著添上幾筆才能彰顯自己并非異類,這幾類人群的存在不僅不能幫助畫家改進提升,反而會打擊畫家信心,擾亂行業風氣。
反思現今社會,也不乏這類人群的身影。在電視節目中,前有以“長茄子、綠豆湯”忽悠民眾的假中醫張悟本,后有百變身份,廣推神藥的劉洪濱,他們不懂醫術,卻在醫學專家的隊伍里濫竽充數,對科學的治病手段,正確的養生方法評頭論足。此乃濫竽充數者。隨著藝術品拍賣市場逐年升溫,人們越來越推崇收藏藝術作品,然而相關專家卻表示當今拍賣市場中贗品充斥情況嚴重,沒有一定綜合知識和藝術修養的買家難以辨明真偽,建議群眾不要為了藝術而藝術,一味趨庸附雅,否則不僅會讓自己遭受經濟損失,而且會助長拍賣行業里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不良風氣。長此以往,真正潛心繪畫的畫家的發展空間將越來越小,此乃趨庸附雅者。在國家大力推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許多年輕人加入了創業的浪潮,然而葛劍平委員卻公開表示當今的眾創空間存在盲目跟風的亂象,眾創空間里模式單一、產品同質化問題日益突出。在中關村創業大街上,有人以車庫為概念設計出的咖啡館在開業后廣受民眾追捧,引起其他創業者的爭相模仿,各類“科技版咖啡館”遍地開花卻門庭冷落,陷入生存危機,此乃盲目跟風人云亦云者。
綜上所述,理性看待他人評論彰顯豁達氣度,杜絕濫竽充數,趨庸附雅,盲目跟風等不良行為,樹立社會環境風清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