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5天的拆解學習,每天的拆解都有思維和理論武器作為行動的指南和規范,落實到具體行動中還有待時間來驗證。
第一天,得到一個四象限餅圖,從第一到第四象限依次是數據?分析?方向?計劃的一個邏輯循環,這樣就把過去和未來,理論和實際,想法和行動結合了起來,從而實現以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完善理論的螺旋式成長。這個圖讓人在復雜情況下有了找尋解決問題突破口的方向。
第二天,得到了“三種立場”:即:“我”的立場,“他們”的立場,“看臺”第三方立場。這三個立場可以有效防止偏見。
第三天,得到了一個檢查表,包含以下5個信息:1.目標. 2.思考. 3.學習.? 4.專注.5.反饋.在合作過程中使用該檢查表,可以盡量全面地降低遺漏。
第四天,得到“推演階梯”這個工具。推演階梯可以簡化成三種梯級:頂層的“結論”,中層的“推理”,底層的“數據”。當數據和推理都沒有問題,就可以輕易得出一個準確率非常高的結論。
第五天,學習如何有效總結。對于任何一個項目,按照“準備——行動——總結”的順序工作,一直持續下去,一個總結清單會讓總結更全面更徹底。
感謝拆書家的分享,五天得到的幾個工具和方法,但這些工具和方法都需要在實踐運用中不斷摸索使用才能得到相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