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昨天晚上,偶然看到了朗讀者節目,正好是斯琴高娃在朗讀賈平凹的散文——寫給母親,一下子就被這文章,被斯琴高娃走心動情的情緒所深深感染,聽著聽著不由潸然淚下。
我讀賈平凹的散文不多,這篇寫給母親,我還是第一次讀到。我想只是單純的自己拿著書讀,或許沒有這么強大的感染力,斯琴高娃朗讀時,仿佛就是在真實演繹著平日和母親的生活片段,鏡頭掃過臺下觀眾,幾乎個個都是紅著眼睛眼含淚水。就連主持人董卿,也被動情的朗讀感動的背過身去,情緒激動的難以自已 淚水不住的滑落。
作為和他們一起經受這場感動的在場者,我能深深體會這份母子感情的深厚,以及和最親愛的母親天人永隔之后的徹骨疼痛。是的,每個人只有一個媽媽,這份相濡以沫的深情,沒有什么能夠替代,母子一場,這一次永別之后,再無相會,這份疼許多人有過切身體會,那種感覺永遠都留在心里。
只是今天,讓他們用平實真摯的文字,濃烈動情的誦讀,在舞臺上盡情演繹表達了出來,每個人都有爹媽,誰的爹媽不值得被愛被懷念?
我的媽媽也已經去世很多年了。文中說的想到媽媽了,就要去媽媽曾經住過的屋子,坐過的床頭,立在媽媽的相片底下,感覺媽媽還在。那種感覺我也深深經歷過,因為太熟悉太平常,已經成為自己頭腦里自然存在的一部分。
媽媽不在了以后,每次回家 我都會在經過廚房時,習慣的往里面瞅瞅,找尋那個熟悉慈祥的身影,坐在沙發上,望見旁邊空了的位置,總感覺媽媽就是出去串門去了,一會兒就會回來,坐在那里,笑瞇瞇的眼睛看著我。
雖然每個人對自己的母親,都有著最深刻最深沉的愛,可是我等凡人的拙筆,總是怎么也不能將對母親的愛,寫的酣暢淋漓,回味悠長,而這世上總會有精于筆墨的大師,終于還是有人替自己寫出了心里想說的話。斯琴高娃用她高超的聲音技巧,融入自己對母親真摯的情感。一位是文壇寫作大師,一位是影視表演泰斗,兩位不同領域的大咖,都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將母子間的真情演繹到了極致。
賈先生的母親看他寫作時間長了,心疼的問他,這世上的字能寫完嗎?出去轉轉吧。我母親在世時,每次回家都和她一個床上睡,睡前,我總習慣看一會書,母親躺下,過一會兒就幽幽的提醒一下,甭看了,早些睡吧,讓眼睛歇下。后來,母親確診得了癌癥,商量治療方案,在選擇手術還是保守治療之間非常糾結猶豫,她聽到手術要開胸,心里也是很擔憂的??墒轻t生說這樣可以延長生命,治愈的希望更大,于是,母親下決心做手術了。
如同煉獄般的手術做了,接下來是慘絕人寰的化療,母親脫光了頭發,吐完了胃液膽汁,白細胞降低到不到一千,差點就活不過來。我們看著媽媽整天受罪心疼,可只有干著急,不停的祈禱母親盡快好起來,堅強的母親終于挺了。鄰居家的阿姨來看她,她握著阿姨的手說,我受這些罪都沒啥,只要娃們進門了有媽叫。
在她去世之后的這些年里,每次進門前我腦海里都會回蕩著媽的這句話,媽媽,我回來了,我叫媽媽,你聽到了嗎?
無戒日更挑戰營第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