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對的,你沒有必要生氣;如果你是錯的,你沒有資格生氣;這才是真正的智慧!”“生活中問題,有的能解決有的不能解決;能解決的你不用煩惱,不能解決的你煩惱也沒用,所以煩惱是沒有必要的”
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心靈雞湯”,喝的多了之后,漸漸的產生了“聽了那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幻滅情緒。
而這主要是因為這樣的心靈雞湯中基本都存在著「二分法」的邏輯謬誤。
什么是二分法謬誤?
「二分法謬誤」就是把事物簡單的分成兩種極端狀態,讓我們忽略其中還有大量值得我們思考的灰色地帶。
雞湯大多就是用這種簡化后的兩種極端狀態來安慰人,讓人不要想太多。于是我們停止了思考,貌似輕松了一些。
在這個復雜的世界里,不會只有「對」和「錯」兩種極端狀態,就像上面“煩惱”的例子:高考這件事情我們是否能解決?我們在考試前不知道我們是否會獲得理想的成績,我們之所以煩惱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個問題是否能被解決。
那句雞湯其實對問題的解決并沒有任何意義,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我們所煩惱的正是需要我們苦苦思索解決方案的,而只有“能解決”和“不能解決”兩種明確狀態的問題反而特別少。
有邏輯錯誤的雞湯為什么受歡迎?
這類雞湯就是為了簡化我們的思考,讓我們忽略掉現實世界殘酷且復雜的真實面貌。聽完之后一陣輕松,這可能是逃避現實的一種方法吧。
但是回到現實世界,我們該煩惱的依然再煩惱,因為我們并沒有通過思考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這些雞湯的二分法都是建立在虛假的非黑即白的設定上,當然也幫不上忙。
最近邏輯類學習筆記寫的多了,用「二分法」邏輯謬誤來看,“這些道理,能懂的早就懂了;不懂的,他們看了也還是不懂;你寫它干什么?”,難道這世上就沒有似懂非懂需要點醒的么?就沒有通過學習獲得提升的么?那你上還上學干嘛?
再比如,有些雞湯會包裝的比較華麗,“永遠不要迎合別人,因為愛你的人不會因為你的怠慢而遠離你;討厭你的人,也不會因為你的迎合而靠近你。”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但是你身邊都是天然愛你的人?有沒有需要你迎合之后,彼此再了解的?用這條雞湯指導生活行為的估計很難找到另一半吧。
如何避免?
要相信我們的真實世界是復雜的、是殘酷的、是充滿了無數灰色地帶的。他們很不鼓舞,很不勵志,很不正能量,但這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
我們要的是通過思考找到盡力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記雞湯安慰自己并停止思考。因為放任問題在那里,最后你能做的只是「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