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也是這樣一個秋風予涼的晚上,我行色匆匆的在出租車上,要去赴一個約。
當時我的內心很有些小忐忑。出門之前,仔細挑了件自己認為最得體的衣服,重新洗了頭、刮了胡子、還特地照了鏡子以正衣冠,站在八月末哈爾濱傍晚熙熙攘攘的街頭,我的內心竟然有一種許久沒有的激動。
打住你的想象,我只是去參加一個通常只有男性參加的大學同學小聚,而且我取向正常。
出租車時快時慢,二環內的街道還是有些擁堵,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望著眼前的車水馬龍,我不禁思緒萬千。十四年了,除了在畢業之初回過幾次學校,和個別同學有幾次淺嘗輒止的謀面之外,至少有十年,我沒有參加過大型的同學聚會,曾經熟悉的面孔一個一個的正逐漸變得陌生。我想我是不是要準備些話題緩解尷尬、另外由于我長時間的缺席,氛圍是不是會有些嚴肅、我會不會受到直來直去同學的指責,我知道,一個叫做總舵的組織曾經數度聚會并持續對同樣在哈爾濱的我相邀,而我是一個連畢業十年大聚都沒有參加、平時也以種種托詞婉拒熱忱之請的、各色的人。
臨近黃河路的時候堵車,司機不停地按著喇叭,有些焦躁。我無暇顧及司機嘟嘟囔囔的抱怨,腦海里浮現的往事一幕一幕盡收眼底,心想十四年就這么過去了,回憶還真是有些蒼白,記住的少,忘掉的多。
大學時,我沉默寡言,但這并不妨礙我作為一個觀察者參與到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之中,那時的生活雖然清貧、但是快樂、一袋榨菜一捧花生米一棒子啤酒都是那么恣意;那時有大把的時間,而今是羨慕不已、當時卻不知珍惜、喋喋不休的抱怨單調冗長,撫今追昔、感懷不已。
還記得午后泥濘的老體育場,瘋狂的足球,水平不高卻自得其樂、宿舍里的牌局棋局,圍觀的心情愉悅,上陣的煎熬不已,操盤者和支招者常常面紅耳赤言語激烈、元旦晚會,高興不迭的等待系里班級里僅有的幾個女生大駕光臨,唱著一首首時新的流行歌曲,南腔北調、轉而想到畢業時凄凄慘慘戚戚的離散,但旋即又被歡樂的回憶取代。
畢業之后,天各一方。我努力挖掘我僅有的相聚回憶,在宏鳴火鍋或平房的酒店,還是偶爾有同學到我這里的造訪?我卻只能想起一些支離破碎的片段。我想起和同寢老大一起在畢業之初的與共歲月、想起一班的玉龍給我打的令我感動的電話、想起我給老四寫的那封,也許是我畢業之后寫的唯一的一封信。
正沉思間,司機告訴我火鍋店到了。我從對往事的回味中猛醒,慌忙下了車,站在飯店的外面,有一些緊張。定了定神,我上了樓,推開包房門的那一剎那,看到十幾年前曾經在那座號稱亞洲最大學生宿舍朝夕相處四年的最熟悉的、如今略有些蒼老的面孔,鼻子竟然酸酸的,仿若一場怯生生的久別重逢。
兄弟們一陣歡呼,忙請我入座,我還沒有亂了方寸,選擇和同是小四班的喜峰同學擁抱,大家共敘舊情、推杯換盞。所有我預想的都沒有發生,沒有任何對長期缺席的質問、沒有對這些年你究竟在干什么的刨根問底、甚至沒有任何嗔怪的話語、句句聽來都像上學時那么親切,弄得我心里的愧疚竟然沒有得到緩釋。陸續有同學到來,照舊是一壺濁酒喜相逢,和玉龍談起了當年的事兒、和喜峰談起自己小班的趣事、和另外久別的各位互訴衷腸。那夜,醉了,一時間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完完全全的釋放了,直到按照既定的習慣,我送同班的喜峰回下榻的酒店。
那一天,是2013年8月30日,像我的又一次開學。
回去的路上和接下來的幾天,我的思緒像海浪一樣翻騰、潮起潮落。同學們還是像上學時那樣親切,使我霎時找到了一個呼吸徜徉之地,那種感覺,就像那一年,和青春無敵的大家,一齊走進菁菁校園。那種甜蜜無間,真的是睡覺也會笑醒。
隨著榮幸的成為同學會哈爾濱總舵之一員,我的業余生活豐富起來。作為學校所在地,哈爾濱是天南海北的同學歸鄉或者歸校的中轉所在,我們總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同學,這期間還有出訪共享的歡樂時光和畢業十五周年大慶的聚會,在這四年之中,我又仿佛置身于教化園丁香花叢之間,重新和大家一起生活。
迄今的四年中,同學們給予我的太多太多。我們像上學時一樣歡聚、我們像上學時一樣爭吵、我們像上學時一樣玩耍、我們像上學一樣互相叫著綽號、肆無忌憚。最重要的是,我們像上學的時候一樣,經常在一起。
與同學們之間的再度重逢,激發了我這個壓抑許久的草臺班子編劇之創作熱情。在我們老四的催更下,一些只供內部娛樂的作品問世,至今我還記得《工大往事》第一部寫到最后,玉龍說自己笑得噴飯的情境,那種感覺,真是不可多得。
《工大往事》主人公:傻龍、延大波、漸博導、孫博導、阿騷、雞腿蒙等
《友寢風云》主人公:3073諸君
四年了,在《友寢風云》之中,在《宿舍人物》之同寢篇和番外篇之中,大家娛樂我的文字,我自是心花怒放。
最后數字為截止今日點擊數
《我的大學我的班》(1083)
《4ever》(860)
《恨天恨地恨丁六》(631)
《鶴發童顏》(500)
《致玉龍:那個坐在路邊鼓掌的孩紙》(427)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421)
《八姐劍俠》(414)
《二哥》(357)
《醉酒之后依然少年》(328)
《我們都愛王慶豐》(307)
《夢回3069》(299)
《寢室長:Give me 5!》(278)
《邊塞詩人靳大嫂作品賞析》(232)
《邵東愛情故事:三城三十年》(211)
《仙風道骨》(534)
《左蒙老師》(158)
《沉魚付姐》(175)
《濤生依舊》(44)
《“霸道總裁”的“性福生活”》(210)
《阿騷正傳》(100)
《喜峰:皮囊與靈魂都在路上》(590)
《機電文膽王春鵬》(547)
《棍子兄弟》(134)
《花樣年華》(232)
《漸行漸亮》 (97)
《振博》(229)
《It tastes best!》(10)
在畢業的最初,大家摸爬滾打,不覺滿身瘡痍,漸漸進入負重前行的狗日中年。曾經,凄風冷雨無依;而今,衷腸傾訴情誼。外面的世界日新月異的發生變化,當年在5460上相隔數日的留言,而今都變成以微信群為代表的IM即時信息聯系,讓你感覺無時無刻都在一起。
而記憶不止這些,他在玉龍香坊的老房子下,當時我和夏老大追逐著喝了十瓶啤酒還不能讓我們滿意的玉龍、和蔣委員長在大發市場擼串兒意氣風發談論著聚會的大事兒、和夏老大無數次的街頭小聚、平房數不盡的啤酒瓶、道理鐵鍋燉的赤膊上陣冷落了本是主角的王剛、等同學等到午夜只能找24小時都開放的店鋪、在北京驅車百里到達歡快的云崗,如此情節,不一而足。
今天剛好是八月三十日,重回同學大家庭整整四年。我的同學們,你們永遠不知道你們在這四年中給予我的支持和快樂。我想說的只有感謝,今天,我視為第二次畢業,盡管從1999年開始,已經再沒有暑假,可是,這四年與同窗的再度心心相印使我夢回校園。感謝,有你們,這又一個四年,今后,必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秋風起
那路燈下顧影自憐的人 是誰
請和我共飲一杯
紀念那曾經青春的歲月
因為 那里
有真實的你和我
于是 我們不再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