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建立個人品牌

前言:一場有價值的分享并不一定在于分享者給了多少干貨,多少知識。如果在一次學習中,你能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你能通過分享者的引導進行思考,并做出改變的話,那這就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學習。——記錄于今天參加生涯沙龍

關于這個話題,我們主要思考了三個問題,分別是:什么是個人品牌?為什么要建立個人品牌?如何打造個人品牌?

一,什么是個人品牌

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馬上想到了很多商品的品牌,我在思考他們為什么能夠成為品牌?列出了各種要素,然后從個人,品牌以及個人和品牌的關系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最后很裝逼地給個人品牌下了個定義:某人身上的某些特質,在一定的領域被熟知,認可和信任。

對于這句話我的理解有三點:

1.個人身上的某些特質,這些特質主要是有形和無形的組成。

有形的比如技能,生涯規劃,溝通能力,結構化能力……而無形的則是一個人的個人魅力,甚至是這個人的調調和味道。但是一個人的品牌一定是先從有形的出發,比如你生產出一個優秀的內容,從而慢慢地被認識,通過接觸,大家感受到了你身上獨特的味道。這時候就是一種無型的品牌。比如現在我們很多產品不僅僅要滿足我們的功能需要,還要讓我們用起來有感覺。就像認識的一位老師,他用蘋果產品不僅僅是因為功能強大,而是蘋果極簡的態度讓他折服。

2.品牌建立是一個慢慢培育的。

因為自己身上的特質慢慢地被熟知,逐步被認可,最后贏得了信任。我們會看到,個人的品牌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是個長時間,就像小雞一樣慢慢孵出來,慢慢長大。而我們要感謝這個互聯網時代,只要你夠牛,你的內容有料,有趣,有意義,那就有機會成立自己的品牌。

3.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這是登陸微信公眾賬號封面的一句話,很鼓舞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品牌,在職場,在圈子里各有各的品牌,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標簽。但同時值得高興的是,這個標簽它是動態變化的,就像有些企業的品牌,也在不斷地擴大,不斷地提升自我的影響力。

二,為什么要有品牌?

從個人方面上看:

1.個人方面,個人品牌有時候就形成了自己的一種謀生手段和部分經濟來源。 比如網紅蕭秋水,她是個自由職業者,而她的個人品牌就可以變換成金錢。比如在分答回答問題賺錢,比如文章收到獎勵等。

2.對于個人,可以某個方面實現自己的自我價值。

很多擁有自己品牌的人都有個特點,那就是做著他們喜歡做的事,而這個事又能帶來自我提升以及實現自我價值。這就是一個很幸福的事。比如很多作家,他們每次的分享其實都是自我品牌提升的過程,同時他們的分享又能夠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個人價值的提升。也因此不斷地形成良性的循環,不斷提升。

從與社會關系的角度上看:

1.個人品牌的建立可以讓你獲得大量的資源,這些資源包括自我提升的機會,包括各種人脈等。

我們不得不承認,人與人的交流從商業的角度上看,就是價值交換。而當我們身上沒有別人看重的價值時,這時候我們很難做到比較平等的交流。而當一個人擁有了自己的品牌后,也就是你有了一定的價值,別人對你信任,這時候你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

比如老板一開始交給你個5分難度的任務,你做得超乎他的預期,于是他下次就給你7分的難度,此時也就配備更多的資源,而你得到的機會也就越多,成長越快,就這樣一次次你超越了老板的預期,你在他心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你的品牌價值也就越高了。你的提升機會也就越大了

同時我們會看到,你還可以用你的品牌吸引到同頻率的人,進入你的圈子,在圈子里得到認可,你可以積累更多的人脈。你的影響力在不斷地擴大。

2.你的給人品牌可以給社會創造價值

你可以通過個人品牌傳播有價值的思想,你的產品,而這兩者是正相關的,你創造的價值越高,你的品牌也就越高。

看到這里,你或許會問,為什么要建立很重要嗎?是的,這是你的動機分析,內在動機比外在動機更有力量。你的動機和你的人生目標結合,它就可以幫你走更遠的路。這就好比汽油,在你需要的時候能夠讓你繼續前行。紅軍當年一步步走下來不也正是他們的內在動機嘛。

三,如何建立好自己的品牌?

如果你能看到這里,證明你相當有耐心了,給自己點個贊唄~

1.需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如果是人生定位就更好了。

其實我們必須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像我以前對于自己的定位不夠明確,似乎每天也在不斷學習,但是沒有方向,啥都學,但都只是一點點皮毛而已。而現在的方向逐步清晰,選擇力更強,同時行動也是有目的,有規劃的。

當然定位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夠出來的,就像那些算命一下子算出來,那都是扯淡。我們有時候需要像GPS導航一樣,走在路上,不斷嘗試,不斷重新規劃路線,最后找到自己的路線。孔子的三十而立就是這個意思,三十歲你需要有個自己的人生方向了。

2.耐心和時間一直是被我們低估的魔術師

很喜歡那些每天能夠很平靜地去做一件事的人,他們多年如一日的做著,不做好都難。而很多偉大的產品不正是這樣一步步磨出來的嗎?

于是自己也試著嘗試了一下,從三百多天前的每天三件事,后來的晨間日記,再到堅持了一個月的每天一篇文字。(不太喜歡用堅持,我覺得能讓你一直做下去的事,不需要堅持,而會變成一種享受)

以前自己很喜歡定下各種目標,現在看來不過就是一些想法罷了,想法得有具體的,可行性的,可衡量,與你的價值相關的行動相結合才能落地。這也是為什么我覺得一個人的品牌可以從每天做一件小事開始,當你能夠一個月每天定時定量做好一件小事,你也就可以更加有信心去做更有難度的事了。而一下子就整大的,自己或許會有些吃不消。

比如現在每天一個小時左右的文字記錄,主要來自于之前堅持每天三件事兩個一百天的積累,讓我有勇氣和信心去挑戰,當然,現在看來也沒多大的事。如果加上每天閱讀兩小時那就更具有挑戰性了。

3.找到一個支持系統

找個三觀相同的伙伴,找個比你水平稍微高點的老師作為榜樣,因為有人一起前行可以走得更遠。這就是成長鐵三角,伙伴,導師,還有自己。

但似乎要找全三個人沒那么簡單,但有個人一定能夠找到,那就是自己。這輩子,陪伴你最長的是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最了解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能夠在自己最低迷的時及時鼓勵你自己;只有你自己在自己取得進步,哪怕只是那么一丁點,能夠及時給自己贊賞。做自己最佳的陪伴者,支持者。

這篇文字我從下午五點就打算寫,但還是拖到了現在,寫起來也就70分鐘,但因為我的拖延,而讓我們晚上有些時光過得有些小焦慮。其實動起來很難,但一旦動起來就停不下來了,就如同火車一樣,如果你也有想法,那就先動起來吧。最后用一句話和大家共勉:不行動,看再多,想再多都是那副慫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