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工作三年多了,從實習開始,在北京和學姐合租,回到省內和朋友合租,然后和家人住在一起,但這里并不是我們的家,仍舊是租房子,在爸爸媽媽回老家,搬離這里后,我和姐姐一起住,且準備搬離這個小地方。
和姐姐看了不少房子,我執意要自己住一間(這么多年合租都是和朋友住在一間房子),于是找到兩室一廳1600元一個月,在我的認知里,這個價格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以前在北京和學姐合租合住的時候,三室一廳的房子,我和學姐兩個人住一間,1400元一個月,所以在蘇州租到這個房子,心里還是很高興的。
但是,當我和姐姐搬好家的時候,媽媽又從老家準備過來,我們詢問是否要一起住,媽媽執意不肯,我理解,因為我們住的這個房子在公司附近,且小區間,四周的鄰居不怎么說話,是她不熟悉的,所以媽媽還準備住在以前的那里。只是住的房子有些小,且有些潮,對媽媽說過好幾次,那個房間很潮濕,且陽光不好,要媽媽換一個房子,但是媽媽執意不肯,說考慮考慮,可是我知道,這個考慮考慮只是應付,她還會住在那里。
那里,其實是一個小巷,有很多都是從老家過來打工的人,所以媽媽認識不少人,一來可以好好說話聊天,二來便宜。
媽媽對于我和姐姐找了一間1600一個月的房子很心疼,因為每年要花好幾萬在住房上面,所以對于我們要媽媽一起住的時候,媽媽不肯。也許是眼不見心不煩吧。
其實我和姐姐的收入雖說不高,但是住房每人平攤800元,也不是很多,朋友之間出去吃幾次飯也就差不多了,但是對于已經習慣節儉的媽媽,不能接受。
有的時候想想會很心酸,媽媽一直比較開明,只要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基本上都不會反對,在農村,我這個年紀已經是要被催婚的了,但是媽媽也只說說,并沒有強行要求什么;當年高考沒有考好的時候,媽媽也沒有執意要我去打工,而是去上學。一直以為媽媽很理解的,只是對于自己卻一直沒法好好的對待。
但有些思想于是根深蒂固的,媽媽也認為,上學的孩子就可以拿高工資,拿低于4000的就屬于吃苦的,所以在北京實習工作的時候,從800到2500到3500,直到準備回省發展的時候,媽媽一直以為我吃苦了,其實這些在公司里都是常事,但媽媽不理解,沒有進過公司,以為公司就可以輕輕松松的拿錢。
曾經就大學生工資的問題,和媽媽討論過,結果不歡而散,媽媽不明白為什么上了大學工資還不高,還不如進工廠里工作·····她不明白,我也無法用自己的話使她明白。
也許當我真正的可以自己買房子的時候,她可以高興的進來居住;
也許當我工資可以過萬的時候,她才可以安心的居住·····
這也許是錢的問題,也是我的問題,
誰都沒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