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簡書去旅行| 旅行,為了終生難忘的不期而遇

國王學院(撒拉遜風格建筑)
一、原來那么多次的旅行,都只是為了這次的與你相遇

無論是因為內心里厭倦了那么多名頭的責任,工作的,生活的,活著的一切。還是說想要擺脫這循環往復中的無盡乏味,也或許是討厭了現實中的自己,那個每天重復著所有規則的循規蹈矩的自己,當我覺得被壓的喘不上氣來的時候,我會選擇出門旅行,尤其喜歡一個人的旅行。

當我遠離了自己熟悉的生活和環境,到遠方,讓自己成為一個過客,那種輕松的感受,瞬間拯救了疲憊的心靈。有時候細思一下覺得,是不是人們說的修煉就是要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成為一個看客,只有那樣才不會心動,才不會生出種種念頭來?自己生活的種種煩惱不過是自己深陷其中導致的?

就這樣為了貪戀旅行中的自由自在,我就會不斷地去旅行,在不斷逃避中得到一次次放松和愉悅。我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旅行,習慣了一個人的觀望和清靜。就這樣走過了很多的地方,自然地,歷史地,文化地,每一次的旅行都會有很多收獲,每一個目的地都會給我的生命和記憶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記。

西藏高原荒漠路上虔誠朝拜的身影,摩梭湖畔寂靜的湖水和寂寞的女人,耶路撒冷金色的城和哭墻下人們的悲戚,一望無際的沙漠喋血殘陽和燃起希望的駝鈴聲,遙遠的北歐大森林和溫暖的童話,島國上京都的精致和自信,還有新西蘭漂浮的潔凈白云,深秋的俄羅斯濃濃的民族魂……我就這么走著,就像一朵游走的云,被風吹著,游蕩著,有時明白有時糊涂,有時知道自己要什么,有時又很矛盾很無促。

直到來到這里,一個異國小鎮,一個舉世聞名的大學城,一個記載著太多人類精英故事的古老城池-----劍橋。我的心一下子仿佛找到了歸處,一下子就安穩了下來,在這樣一個陌生的從未來過的地方,我的心帶著我的腳步自由地穿梭在古老的街道,沿著蜿蜒的劍河,觀賞著那些承載歷史光輝歲月的建筑,呼吸著濃郁的自由的芳香,那一刻,我知道我所有的詞匯,都不能描述我的感受。

在這里,我靜靜地呆了20天,每天都深深地沉浸在小鎮厚重的文化和平靜中。

二、去“游學”,這種方式的旅行體驗感非常棒

很多旅行方式我都體驗過了,由于假期還算長,就想體驗一下“游學”的方式。這樣就可以在一個地方住下來,踏踏實實地融入當地生活,還能好好放松休息。

在選擇目的地的時候,我在數十個推薦地中一眼就看到了她-----劍橋( Cambridge)。只是那一瞬間,我的心告訴我就是她。隨后的行程安排和以往的出境游沒有什么太多的不同,現在的服務越來越方便,很多事情很快就搞定了。
(寫這篇文章前,我在網上翻閱了一些攻略,我就不在這里贅述了,網上很多攻略寫的很詳細,很佩服他們的細心。)

就在準備出發的時候,我還不知道等待我的是什么,可能是出門多了,并沒有那種十分的期待和熱情。
(為了真正有自己的感覺,我在去一個地方旅行的時候,除了閱讀一些當地的歷史和文化以外,基本不去關注其他信息,避免影響我的第一感覺。)

對我而言最大的問題是語言,我這半生不熟的英語是我的硬傷,到時候再說吧。至于其他的會怎樣?沒有多想。

三、如果相信宿命,那就相信一定會有一個你愛的地方在等你

(感覺文章太長,圖片太多看著不舒服,加上劍橋名勝的照片網上很多,而且拍的比我好,本文就發一些生活圖片吧,換一個角度看名城也不錯哦。)

大多數時候我們對一個地方的認知是通過書或者電影開始的。對我而言,英國是和莎士比亞,狄更斯,還有伍爾夫,雪萊等等這一連串的大師的名聯系在一起的。

去英國旅行,人們常常感慨英國的壞天氣,還有英國人的高冷,這讓很多人不喜歡。有人開玩笑說,在英國人眼里其他國家的人都是鄉下人。這可能跟他們歷史上的帝國輝煌有很大關系,優越感很強。當然,另一方面,英國人的歷史和文化,還有他們的工業革命,經濟發展等等也的確讓這個國家成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在當今世界仍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在西斯羅機場入關時,那個高大的英國男人,用他詫異的眼神看著我,也許是我當時磕磕絆絆的英語嚇到他了,但是我的平靜給了他信心。從機場到住處,在車上與司機簡單的交流,順利到達住處。一座小別墅里,我預先訂的房間在樓下,其他房客的房間在樓上。管理員是一個又高又帥的小伙子,他耐心地對我講解了緊急電話、洗衣機和廚房物品的使用規定,在地圖上標示出上課的地方,周邊的超市,公共汽車站,以及租用自行車的情況,給了我房間的鑰匙,我就順利安頓下來了。因為時差,加上十幾個小時的旅程,我累壞了,倒頭睡覺,睡的很香。

我住宿的地方

我開始了劍橋( Cambridge)為期四周的游學生活。當我漫步在這個始建于13世紀的小城,古老的街道,整齊古樸的房屋,一條蜿蜒流淌的劍河兩邊,有著15、16世紀不斷建立的各個舉世聞名的大學,那些充滿藝術氣息和皇家風范的著名建筑,都鐸時代與維多利亞時代的完美融合。劍河上的小舟是世界聞名的撐篙 (Punting),劍河賦予了整座劍橋城一種極美的靈性。

劍河Punting
劍河上看到的大學

我喜歡走步,這樣可以隨時停下來,路上的貓咪一點也不怕人,它們高傲的樣子實在有趣。除了小城中心的商貿區會和著名學院有些游客聚集,熱鬧以外,大多數街道上還是以當地人為主。常常看到手里提著書包,腋下夾著書的人們,他們并不會太多在意街上的行人,他們很像讀書時老師的樣子,干凈整潔,平靜睿智。

街邊的小店陳設

也許是這里的文化氣息太迷人了吧,我覺得如果有來生我希望我能到這里來讀書,這也許真的是一個奢望,可就是這樣想啊。就像那些騎著自行車穿梭在街道,在操場,在劍河撐著小船的年輕學子們,是什么樣的幸運能夠到這里來讀書,來學習,人生竟是這樣的不同。


路邊花店

我經常光顧的學校旁邊的餐館,有一天老板問我:Are you a teacher ?我笑著告訴他,我是學生。我們簡單聊了起來,我稱贊他們店里的食物很好吃,他很高興。這讓我想起來出門前對自己英語能力的擔心,后來發現,英語是他們的母語,在他們眼里我們就是外國人,即使我們發音不太準,表達不清楚,他們也能根據語境理解我們的意思,當然如果英語水平越高自然越方便的。(回國后我曾想惡補英語)

我吃飯的餐館
我的早餐(素食)

我會經常去超市買一些食物自己回去做,這樣我的中國胃就不會有意見了。

這家冰激凌好吃極了

我喜歡去書店逛逛,有時候可以淘到很棒的CD,那天我看到了徐志摩的詩集,很薄的一個小冊子,買回來一本,也是對詩人的紀念吧。

路邊小書店

在這里我常常有一種時空穿越的感覺,有時候會覺得有些地方似曾相識,這讓我有些不安,我詫異自己是不是因為太喜歡而給自己的一些意念呢?的確,無論是狄更斯的作品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都深深地影響著我,也許是太深了,都搞得自己穿越了。在自己走過了很多地方之后,我竟然深深地喜歡上了這里,這個讓我沒有陌生感的地方。

四、大哲學家培根在這里,我們開心地聊了起來……

培根雕像

參觀著名的“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這里是偉大的科學家牛頓,著名哲學家培根以及包括查爾斯王子在內的多位王室貴族及六位英國首相、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當年待的學院。在高大的禮堂中,看到了大哲學家培根的雕像,我立刻被他吸引了,站在他的雕像前,我感覺到他在笑,我的心情也輕松下來,在心里我忍不住和他攀談起來。

我問了很多很愚蠢的問題,記得他告訴我很多很多……

他說:人生至樂莫過于高踞清新純凈的真理之巔,俯瞰谷底種種謬誤迷惘,云遮霧障。
他說:愛戀之情蔑視死亡,榮譽至尊高于死亡,悲傷至極向往死亡。
他說:蕓蕓眾生,意見紛爭,可在上帝眼里不過是一回事,兩者皆可接受。
他說:順境帶來的幸運固然可喜,逆境鑄就的品質更令人折服。

五、揮淚告別

希斯羅機場

真的很神奇,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這樣一個小城,這樣的談話的場景,我似乎在夢里見過,不期而遇的心神交流,這一刻我真的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一個時間隧道,它可以讓人們相逢,一定有自己的命中注定,一定有一種不舍和期待。就要告別了,我坐在街心花園的草地上,默默流下眼淚……

街心花園
我的行囊

一次難分難舍的相遇,
雖然我知道我們要分別。
我聽到有人喊我的名字,
我迎著風的方向,
看到你就在那里。

我不再孤單,
我不再逃亡,
即使有時候會沮喪,
即使有時候會憂傷,
只要我心里還有期待,
有你在,
生命不再彷徨。

我飛翔著來了到你的身旁,
越過了黎明前的黑暗,
找到共同的世界。
我的能量被你的睿智點燃,
不管有沒有人相信,
我都要追尋著你,
去贏得燦爛的光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