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支付寶和微信兩大平臺,都知道他們是有著競爭的關系。
1.
先說支付寶,眾所周知的是,它不僅僅只是想做支付,跟微信在支付這塊的暗自較勁,是源于想擴展支付寶的社交模塊。
也是多次想打出社交的一畝三分地,所以才會陸續推出一個“集福紅包”,后面再推出一個“螞蟻森林”,及現有可以添加好友的交友功能。
支付寶現在看來僅僅只是一個支付工具:
在支付的時候會想到
轉賬的時候會想到
在交水電費的時候也許也會想到
但是不依靠支付,那打開使用的頻率少之又少,所以它在嘗試著把一個工具轉換為一個平臺,轉換換為打造可能更合適,使其互動能夠促進平臺的一個活躍度。
2.
再說微信是一個社交平臺,它雖然把支付做的較為弱化,但社交的強大,也使得微信的支付在支付市場占有了一定的份額。
使用場景也是非常明晰。
跟朋友聊天的時去吃飯,在吃飯的時候跟朋友聊天,這兩個場景是非常常見的。
一個返回按鈕就可以直接打開微信進行支付,而不用回到手機界面再打開另外一款app,這樣讓用戶在體驗上感受到了一個便捷性。
3.
人都是有惰性的,什么方便容易就喜歡干什么,比如:在看電視的時候,坐姿其實很重要,它會影響到你的身形以及你的視力問題。
堅持一個好的坐姿是比較困難的,但是隨便的坐姿是容易讓人舒服的。
前段時間很流行一個詞,叫做“葛優躺”,意思就是怎么舒服怎么來,怎么簡單怎么來,需要堅持的事情都是比較困難,想戰勝?還是要看個人的意志力。
然而支付寶卻不一樣,我使用支付寶的時間至少有三到四年的時間,直到現在我打開支付寶的時候還是會有種眼花繚亂的感覺。
東西太大,多而全,一打開app,各種信息充斥而來,讓我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只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用完就結束了當前這款產品的使命了。
4.
其實人也是一樣,你是一個工具?還是一個平臺,完全是看你自己當前對自己的定位,怎么區分?
如果你覺得當前的工作讓你覺得沒有意義,在這是浪費時間,但離開這里也不知道要干什么,所以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有合適的機會再考慮是否需要考慮。
這就是典型的職場工具,你沒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只是安排什么工作內容就做什么工作,你對工作并沒有太大的講究,只要認為可以勝任就行。
遇到有挑戰性未知的內容,你會著急彷徨而不是靠著自己思考出的方案去解決事情。
如果現在的你,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希望,也對未來有著明確的目標,在工作中遇到有挑戰性的工作,你會學著自己思考,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為了自己的目標去打造自己的一個平臺,為的就是在這個平臺上對自己的目標進行推波助瀾,在實現的過程中能有更大的收獲。
也會感謝自己一路上對自己有著明確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一直在嘗試和不斷的去驗證而覺得值得。
5.
成長的過程中就是一直在打磨。
就好比一款產品,在最初的時候就有明確的定位,清晰的方向,所以在進入到市場后,會被真實用戶進行不斷的驗證,從反饋中進行調整。
最終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受大眾喜歡也能夠經得起市場檢驗的好產品。
人也是如此,明確的目標很關鍵,在實現目標的過程就是在打造著屬于自己的平臺。
愿每個人都像一款好的產品,越來越好,最終強大到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平臺,而不再是工作中只會做事的一個使用工具。
Hi、我是韶華,歡迎給我留言
我愿在這與你一起成長,等待時光、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