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喜歡找借口
有錢了不起啊?
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的話,但是這句話對嗎? 在我看來,這是非常不對的,這是找借口的表現。類似的例句有漂亮可以當飯吃嗎?,有權了不起啊?學習好有什么了不起的,長大之后還不是給沒文化的人打工之類的。 讓我們舉個概率問題,學習好的人和學習差的人,未來成功的幾率哪一個更大一點,80%和20%成功,雖然學習好不一定一定成功,但是大部分還是成功的。你還能認為學習好沒什么用嗎?
找借口和抱怨是我們的逃避事物的本能,讓它合理化,但是這對你的成長有什么好處嗎?這只會讓你繼續停留在原地,得過且過,遇到困難就退縮,止步不前。
要看到別人的好
找借口確實不對,但是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答案是看到別人的好。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缺點就全盤否定別人,討厭別人。舉個例子,有個人很自負,說話很大聲,講粗口,這樣的人我們一定是很反感的吧?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人家為了某個創意通宵達旦,和同事協同,死磕難點,然后產品出來了,一推出來就大受歡迎。每個人都有他的好,要善于觀察,分析,判斷。取長補短,可能別人走過的坑,我們知道了,也能順利避過。
資本差距真的很大
例如現在你和有錢人的差距是10倍,你因為找借口,不思進取,你的金錢可能永遠停留在當前的水平,對方的財富一直在增長,或者幾何增長,可能未來的差距可能是一千倍了。所以我們應該認清現狀,接受正確的‘難受’,‘難受’會讓會促使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們應該做什么呢?
- 有目的的積蓄。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生活在互聯網世界中,時時刻刻會受到誘惑,正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qq會突然彈出京東促銷商品的信息。我們想要購買某件商品時,腦袋中應該形成這樣的概念,這個東西對我的成長有幫助嗎?會提升我的工作效率嗎?使用頻率高嗎?現在想來,我已經毫無節制的購買很多無用品,例如xboxone,3ds,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商品,要嗎用過一兩次就束之高閣,要嗎就是消耗注意力在無意義的游戲上面,得不償失。
2.積累的力量,學習賺錢的技能。任何技能和知識都是通過日常的踐行而慢慢習得的。如果有機會擺在你的眼前,而你沒有相關的能力,這是多么可惜啊!所以我現在開始學習編程,學習寫作,學習新媒體,學習心理學。。。 但是貪多嚼不爛,我們精力是有限的,可以規定某個時間內學習一兩門課程,學習完再學其他的。
3.更新大腦操作系統。我現在看的得到專欄(通向財富自由之路),以前某些根深蒂固的概念,也慢慢扭轉過來。例如付費就是撿便宜,注意力>時間>金錢,成長>成功等等。當然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來升級,最重要的是閱讀過程中,必須做到只字不差的閱讀。對的,只字不差的閱讀能力,這是李笑來老師一直強調的能力,嘗試之后,你對整本書的理解也會大大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