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密林深處的小道繼續向前行進,越往里走,坡度越陡。這里海拔3800左右,空氣稀薄,我雖沒什么不適,但還以較慢的速度保持體力。
也可坐電瓶車,但我怎么舍得和這些美景擦肩呢?我將穿越叢林,沿溪而行,踏雪賞秋。
林中大型植物以紅杉、冷杉為主,兼有豐富多樣的草木本植物。
有些樹形瘦小,一樹的火紅,雞心狀的葉子,邊緣有鋸齒,以黃橙紅三色互相暈染滲透。
偶然探出一枝明艷的楓紅,熱情奔放;再往前,又有半邊純正的金黃,如深秋的銀杏,燦爛奪目;
更有一株葉如松枝的小樹隱在青色的翠柏之中,通身的胭脂紅,如鄰家天真的小妹,著一身紅襖,靦腆地躲在樹后,被人盯得臉上飛起兩道火色的晚霞。
叢林中,一株不知名的細瘦小樹吸引了我的目光。
葉已全無,只留下幾十棵山茱萸樣的紅色果實,底部垂著幾根萎掉的花蕊,像待開的石榴花,通體鮮紅透亮,如瑪瑙、似琉璃,映在一方雪地里,冷冷的驚艷。
冷杉新生的嫩枝極為柔軟,或許不應該稱為“枝”,而應稱為“蔓”。
一根根搭繞在周圍其他的樹枝上,不知是哪個粗心的羌族姑娘遺失在這里的羊毛線,在風中蕩呀蕩。
沿路一條清澈的溪水,或緩或急,淙淙流淌。地勢平坦處,便彎成一片開闊的水域,泛著碧玉般的光。
水邊是雪白的細沙,這與方才叢林中密布的各類地衣、苔蘚、落葉又是截然不同的景致。
細沙上稀稀落落的立著幾十株幼小的紅杉,通身的橙紅黃色半倚在身后掛著道道雪線的黛色青山旁。
驀然,對岸半坡上探出一座飛檐小亭,亭頂有雪,紅柱碧瓦,與這山色、樹影、綠水、白沙相映成趣,不僅有渾然之色,更有點睛之妙!
裊裊雪片從天空紛紛而落,如古琴彈出的【高山流水】,似落筆而成的【江干雪意圖】,令人駐足良久。
每隔一段就有一兩株不知名的枯木倒在水中,枝條早已朽去,只留半截樹干和粗大的主枝,通體烏黑,質地疏松,一些苔蘚寄于其上,斑斑駁駁,是千年的行者,今已暮年,只能靠在這里,攜一生荒涼,道一世滄桑。
也有些樹不知何故,所有的枝條皆在一側,另一側如被削去般平滑。那些枝條以雷同的弧度向上彎長,如數十只胳膊在振臂高呼,回蕩在對面遙遙的冰川之間。
天色漸暗,手腳也有些麻木,回首倚望,先前青黑的山梁在暮光中黯然為一片墨影,潔白的雪峰也轉為灰白。
今天有雪,看不到皎皎月色,燦燦星河,甚是遺憾,只好在歸途中想象它們的奇美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