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校堵滿了共享單車

2016年被稱為「共享單車」元年,從去年9月開始,一種橙色車輪、外形時尚的摩拜單車,一種黃色外形、輕巧便利的ofo,迅速席卷了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大城市,刷遍大家的朋友圈。

一時間小鳴單車、優拜單車、小藍單車、騎唄單車、小鹿單車、UniBike、Hellobike等等單車,以雨后春筍之勢涌現,呈現爆發式發展。

由于共享單車迎合了人們對短途出行的需求,而以摩拜、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創業公司也成為被資本爭相競逐的對象。

據騰訊科技今年3月統計,迄今為止,共享單車領域的總融資額已達70億元人民幣。

資本的進入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瘋狂的造車競賽與城市擴張——這不禁令人想起早期同樣競爭激烈的專車大戰。

朝花夕拾,白駒過隙。時隔一年,3Vbike、悟空單車紛紛倒閉,理由竟是“單車皆被偷光”。

最近一家叫町町單車的公司,也被爆出“老板帶著押金跑路”。

從去年一窩蜂扎進共享單車市場,到資本瘋狂涌入,再到今年共享單車驟迎洗牌,現如今共享單車95%的市場份額被ofo、摩拜壟斷,又一塊“蛋糕”淪為了巨頭們的囊中之物。

此前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

在"新四大發明"中,共享單車出現時間最晚,發展時間也最為短暫,但能入選足以說明共享單車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用科技重新定義共享。

但另一方面,我們享受著共享單車帶來的便利,也目睹著共享單車瘋狂投放、通行混亂、停放無序的尷尬境地。

共享單車的野蠻生長,跑馬圈地的粗放式經營,不斷暴露出過度投放、車滿為患的負面事件,如今已經成為城市管理者所無法回避的現實。

這與人們對共享單車的期望背道而馳,而共享單車被評為“新四大發明”也恐怕徒有其名。

9月21日,車東西發布《觸目驚心的共享單車墳場!幾十萬輛被棄荒野無人管!》一文,文章直指在共享的熱潮下,共享單車已淪為墳場。

幾十萬輛共享單車被棄荒野,資本寵兒長眠于天價荒地,清理費過千萬無人認領。

另外據網易新聞今年8月份報道,在安徽合肥廬陽區一廢棄校園操場內,密密麻麻堆滿了共享單車。

城管局表示,這些單車都是違規??孔璧K了交通才被他們暫扣的,里面甚至還有不少嶄新的單車。

、

泡沫過后,共享單車市場淪為墳場,一地雞毛;此情此景,觸目驚心,一聲嘆息,一聲哀怨。

曾以不可抗拒的力量侵入人們的視野,占據各個城市的街道。而現在,它們同樣因為不可抗拒的力量,被堆砌在工地中,與荒草為伍,徒增銹跡。

共享單車在高校,也是共享單車在社會上的一個縮影。

最近恰逢開學季,共享單車瘋狂的涌進校園,一時間校園擁堵不堪,而高校為了避免安全隱患,禁止共享單車進入校園公告陸續頒布,一時引發學生、社會熱議。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在校生,他們對于共享單車以及學校禁止共享單車入校,表達他們內心真實的看法。

1.現實版的“屁股決定腦袋”

本來天天騎ofo暢通無阻的,有一天實習回校,突然被保安攔住了,感覺莫名奇妙,我可是付了一塊錢的。

我就去質問保衛處為什么不讓騎ofo,之前都可以,為什么現在不行?保衛處的人只說學校規定的。

我就想知道,規定是什么,究竟在哪里公布的?為什么有的規定我看得到,而有的規定只存在于保安的口中?規定究竟是誰制定的?

后來我又去向不少同學了解情況,也是不清楚,之后我在學校BBS論壇上發帖問具體情況,后得到保衛處的回復,近期學校出臺了關于禁止包括ofo在內所有的共享單車入校的管理規定。

但是我疑惑的是這么大的事情為什么不發學校官網上,而是我先在BBS我發帖然后才回復的。這不就是現實版的“屁股決定腦袋嗎?”

某些人都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對于其他人的需求漠不關心,還能找出來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

簡簡單單通過一條公告就把事情都解決了,讓我們這些真正需要共享單車的怎么辦?

迷惑、不解、郁悶。

在說完自己對學校禁止共享單車入校園的想法后,憤怒的馬杰消失在人群之中。

@湖南某高校學生——馬杰

2.共享單車讓我的學校變成“圍城”

我是溫州某高校的大一新生,開學報到那天,當我的腳剛踏上這片新鮮的土地上,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


整個大學城都是共享單車,路上都是學生騎車的身影,讓我真實的感受到共享單車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但是開學沒幾天,我就開始討厭這所學校了。讓我不能忍受是每天上午下完課之后,整個教學樓下面堵滿了共享單車,把道路堵的水泄不通。

有騎單車的、有騎小電驢的、還有零零散散的私家車,原本10分鐘到寢室的流程硬是花了半個小時。

說實話,長這么大,我第一見過這么多的車,這么擠的路。

眼看校園里各式各樣的車橫沖直撞,我們走路的比他們騎車的還提心吊膽,深怕自己被車磕到。

好好的一個校園變成“圍城”,要這共享單車單車又有何用呢?現在突然懷念以前高中生活,自由自在。

哎!

@溫州某高校大一新生——方珂

03 共享單車共享經濟

在國內各大高校,幾乎每名學生都人手一輛自行車代步出行,但這些自行車的使用率并不高,同時占用了校內大面積的公共空間。

尤其是到了學長學姐畢業季,一大批“僵尸車”(廢棄自行車)泛濫,而對于剛步入的新生來說,新車易被盜有他們也有所顧慮,但共享單車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出行問題。

但是共享單車多了,學生上私鎖、篡改二維碼、涂改車牌、藏匿、故意不解鎖等不良行為也多了。

有些學生為了趕時間上課,隨意停放車輛,根本不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影響學校的正常秩序。

單車是共享的,但不是共享經濟。共享單車只是一種分時租賃模式,單車的所有權并不歸屬于大眾,而是屬于單車所屬公司。

所以我們不能將其理解為大眾所有,為學生所有,理所應當地占有、損壞,亂停亂放,而是要秉承著契約精神,遵守交易規則。

@廣州某高校學生——孫樂

04 解決問題不能“一刀切”

我覺得學校禁止共享單車入校的做法并不妥當,不能一刀切,而不讓所有共享單車進入校園,這樣雖然學校省力了,但是根本上還是沒有解決學生的需求。

只要共享單車管理妥當,把共享的本質真正發揮出來,這才是根本的問題。

單車停放這本該是需要校方來進行合理規劃,協調,這下反到好,直接把責任推走了,讓學生背鍋。

每到下課高峰期,路上各色車隊紛至沓來,學校難道就不能限制高峰期出行嗎?

難道就不能實行人車分流的管理方式嗎?禁止私家車進入學校主干道。

有時候只要花時間,有些問題是可以被解決的,兩全其美不好嗎?

禁止共享單車進學校,就像有些大學在旅游旺季收門票一樣,我都想不通,學校就是一個開放的小社會,禁止這,禁止那的,覺得完全沒必要。

@南京某高校在校生——王輝

05 如果我是校方

如果我是校方,我不會一刀切禁止共享單車進入校園,而是首先向學生了解情況,收集學生意見,然后向在校師生公布真正的民主倡議書,倡議大家有序停車。

此外對于共享單車進入校園制定以下相關規定:

1.文明用車。共享單車使用后,自覺停放在學校引導性停車區域,且朝向一致。如發現未停放于引導性停車區域內或未停放妥當、倒下的共享單車,主動予以調整、扶正或搬離。

2.劃出共享單車停放區域,同時對校內自行車治理。移除廢舊自行車,同時劃定自行車停車位。

3.鼓勵學生間互相拍照監督,現金獎勵舉報不文明行為,并記入誠信檔案。

4.限流。在上下課高峰期,只出不進,同時限制私家車的進入。

5.采用單雙號規則,雙號車可鎖定

單號車僅允許在校園范圍內使用,擅自騎出將會被加入黑名單。而雙號車在校內和校外范圍均可使用,解鎖雙號車需支付99元押金。

雙號車騎出校外后,該車輛在校外結束訂單起,將由后臺鎖定12小時,只有騎出者可以解鎖,騎出者需在12小時內將該輛車騎回,否則也將被加入黑名單。


@北京某高校在校生——李雯


06

靠近高校校園門口的共享單車堆滿了一道街,沿著這道街到路口,在十字路口,單車堆得更是夸張得讓人驚呆,學校教導文化和知識,那素質和德行誰來教?

——夏雨(武漢某高校學生)

07

禁止共享單車進入校園倡議書,不倡導學生規范擺放,不倡導學校規范管理,直接倡導把共享單車趕出校園。倡議書還是通過校學生會一個自稱為學生服務的學生組織干出來的,真是失望。

——孫麗(浙江某高校學生)

08

共享單車進校園是好事,可是無序、過量的擺放,不僅影響校容校貌,更是造成許多在校生的自行車和電動車無地停放!希望學校在新學期進行整治。

——杜鵑(江西某高校學生)

09

周末回校路過一個地鐵口,單車已經多到影響人走路了,而且道上的單車幾乎沒法騎,你去騎勢必就沒辦法推出來,從這禮拜開始多了2位專門擺放單車的阿姨。

今天路過,阿姨和一個人說別停進來了,停滿了塞不下了,那人一聽下車鎖了就走。阿姨在后面叫你年紀輕輕怎么那么沒素質 那人頭也不回,車子就這樣停在人行道上 阿姨只能自己搬去隔壁街~

——季末(上海某高校學生)

中國曾被稱為自行車大國,但大國并非僅僅是數量上的多,更不是泱泱大國車滿為患。

如今共享單車的出現,憑借科技重新定義共享,但切莫用共享讓自行車大國漸行漸遠。

周國平在<<憂傷的情欲>>寫道:

愛是給予,對于愛者來說,這給予是必需,是內在豐盈的流溢,是一種大滿足。溫柔也是一種能量,如果得不到釋放,便會造成內傷,甚至轉化為粗暴和冷酷。

這段話放在共享單車上也同樣適用。

一切終將黯淡,唯有被愛的目光鍍過金的日子在共享單車的歲月里永遠閃著光芒。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