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贖罪》

?電影劇照:布里奧尼 (來自百度圖片)

剛考完試,在學(xué)校賦閑。

關(guān)于贖罪,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

麥克尤恩的這本書是我在開學(xué)初看的,其中的內(nèi)容清潔令我備受感動。

“這是一個關(guān)于率性的阿拉貝拉的故事,

她與以為外來的小伙子出走私奔。

未經(jīng)同意就擅自離家去伊斯特本,

貧病交加,她口袋里只剩下最后的六便士。

看到自己的長女如此潦倒終生,

她父母的心中充滿無限悲憤。”

“我親愛的女兒,你年輕又可愛,

但你毫無人生經(jīng)驗,雖然你你認(rèn)為

這世界就在你腳下,

但它會崛起,將你踩倒在地下。”


“故事的開場自然而然地向高潮推進(jìn)。“”

“那位幸運的姑娘迎來甜美的一天,

她嫁給了風(fēng)度翩翩的王子,但且聽,

墜入愛河之前,必須三思而后行,

因為阿拉貝拉差一點悔之已晚”


“我已經(jīng)徹底忘記了婚禮后阿拉貝拉和王子手挽著手,跨步前行,齊聲向觀眾道出最后的對句。”

“我們磨難過后,愛情開始滋生。

再見了,親愛的朋友,我們揚帆在黃昏中!”


我感覺整本書的情節(jié)都濃縮在這個劇本里面,由故事中的13歲小女孩布里奧尼所寫。

讓我們再返回《贖罪》的扉頁,麥克尤恩引用了簡·奧斯汀《諾桑覺寺》中的一段話——

“他們已經(jīng)走到了廊臺的盡頭;她含著羞愧的淚水跑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麥克尤恩是真的很喜歡(或者很欣賞)簡·奧斯汀,他不止一次在他的作品中提到這位作家(《傲慢與偏見》的作者),在其另外一本小說《甜牙》中也有提到。


從以上這幾段文字中,我們大概可以猜一猜,書中涉及到哪些內(nèi)容。

愛情,家庭,夢想,勇往直前的沖勁(當(dāng)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無知所致),欺騙,后悔,以及贖罪。

書中的兩位女主人公同時愛上同一位男主人公的情節(jié)我們也司空見慣,為什么麥克尤恩的這本《贖罪》值得我花時間捧讀?其中,少不了閱讀其作品的快感。

故事的主人公們是一對姐妹,以及一個名叫羅比的男人。

姐妹出生高貴,家庭富裕,羅比是其家女傭人的兒子,在姐妹父親的支持下學(xué)業(yè)有成。

姐姐一直沒敢表明對羅比的感情,將之公之于眾,妹妹便將羅比對姐姐的曖昧動作當(dāng)作是侵犯。

多次撞見羅比對姐姐的“侵犯”,令她心中很是替姐姐憤憤不平。

爾后在一場演會上,因為一封淫穢信件的公布,導(dǎo)致了姐姐和羅比這對戀人的永世分別。

羅比原想寫封信給塞西莉亞,為他前面對她不禮貌的行為致歉。他一共準(zhǔn)備了兩封信,一封用打字機,一封手寫。他從桌子上抓起寫好的信,把一張十先令的鈔票疊好放入信封,再把信交給布里奧尼,讓她轉(zhuǎn)交到姐姐塞西莉亞手中。

布里奧尼早就懷疑他“圖謀不軌”,于是私心拆下信件,看見了赤裸裸的信件內(nèi)容:

“他向前坐平,一陣沖動中,在智商打下了——在夢中我親吻你的陰戶,你那甜美濕潤的陰戶。在我的腦海中,我天天與你做愛。”

加上另外一位害怕偷情被發(fā)現(xiàn)的表姐羅拉,聽到布里奧尼跟她分享的這個“秘密”,于是決定趁這個機會將所有的罪過都推到羅比的身上——誣陷羅比將她強奸了。

“哦,羅拉!”布里奧尼伸出手想去撫摸表姐的臉龐。她摸到了她的臉頰。還沒有淚痕,但她知道眼淚隨即就會流淌下來。“聽我說,我不可能看錯人。我一直都了解他。我看見了他”

“因為我不能肯定,我是說,我只能從他的話音判斷也許是他。”

“他說了什么?”

“什么也沒說。我的意思是,他的嗓音,他的呼吸聲,他動作的聲音。但我看不見。我不敢肯定。”

“可能我肯定。而且我會說出一切的。”

就這樣,在湖畔,在這一時刻,她們確立了各自的立場。每當(dāng)表姐顯示出自我懷疑之時,布里奧尼的自信就日漸高漲。(這樣對人物心理的把我也很讓我著迷呢~)

關(guān)于羅拉和一個名叫馬歇爾·保羅的人偷情這段,也許在各位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會有所察覺。這一小段插曲頗耐人尋味,我一直處在一個朦朧的,尋找的過程中,直到最后的一錘定音。


報警之后。

警察同志緊追不舍的盤問和一個13歲少女的略帶心慌回答——

“你那個時候看見了他?”

“我認(rèn)為是他。”

“別說你認(rèn)為,就說你看見了他。”

“是的,我看見了他。”

“就像你看見我一樣。”

“是的。”

“你親眼看見了他。”

“是的。我看見了他。我看見了他。”


再讓我們看看布里奧尼母親(正如許君所說,我無法對別人真實的心思做出確切的判斷,當(dāng)然也不排除對方不愿承認(rèn)的情況。對此文本所有內(nèi)容的判斷,都只是我個人的猜測),對于一個家里傭人的兒子,自己丈夫花投資他讀大學(xué),她私心是覺得不太舒服的——要知道,在國外讀私立學(xué)校的價格高昂,因此不是普通人家能支付得起的。況且,家里女傭的兒子過分出息,這個……

她心里清楚,聲稱自己被“強奸”了的羅拉很有可能是在說謊,她了解羅拉。可她始終沒有拆穿她。

幾乎每個人都參與了這場荒謬的審判。


可憐的羅比就這樣被送進(jìn)了監(jiān)獄,被迫參軍,守著與深愛他的塞西莉亞的誓言,最終卻沒有堅持到與她在一起的結(jié)局。

“我會等你,你要回來。”姐姐塞西莉亞是這場謊言中唯一相信他的人。

“他還有機會,有那么個機會回到她身邊去。她寫來的最后一封信他裝在衣袋里,他還有她最新的通信地址。這就是他為什么必須生存下去,必須巧妙地離開大道,躲避猛禽般地在空中盤旋的俯沖轟炸機的原因。”


在監(jiān)獄中,他的精神幾近崩潰。

“塞西莉亞每個禮拜都給他寫信。愛著她,想要為她保持神志清醒。”

“她告訴他她已經(jīng)和家里斷絕了關(guān)系。她再也不和她的父母、兄弟說一句話了。他緊緊追蹤她前進(jìn)的步伐,知道她已經(jīng)取得了護(hù)士資格。每當(dāng)他讀到‘今天我在藏書室找到了跟你說過的那本解剖學(xué)的書。我找了一個僻靜的角落,裝模作樣地捧讀著它’,他就知道她和他一樣,也沉浸在那些記憶中,那些每晝每夜都在監(jiān)獄薄薄的毛毯下讓他憔悴不安的記憶。”

“他遠(yuǎn)離人群那么久,已喪失了審慎思考和取舍的自信。我愛你。是你拯救了我。他問她住在哪里。她告訴了他。’”

第三部分?jǐn)⑹隽瞬祭飱W尼放棄學(xué)業(yè),選擇當(dāng)一名護(hù)士。姐姐塞西莉亞和羅比終成眷屬,并為自己求得了一份原諒。


作者在前三部分的敘事中并沒有道出真相。而是在最后的幾頁題為“1999 倫敦”中給了我心臟狠狠一擊——“羅比·特納于1940年6月1日在布雷頓斯死于敗血癥,塞西莉亞于同年的9月在貝爾罕姆地鐵車站爆炸中喪生。”

她說:

“只有在這最后一稿中,我的有情人才終成眷屬。”

這本《贖罪》的作者,麥克尤恩將筆給到了布里奧尼手中,這一整個故事,就是她一生的贖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