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份,下班后我在網上寫字,做分享。
最高收入記錄是發布線上知識管理系列課199元一人,在14個小時內,學習群爆滿,報名500人。
哪怕是一個小時9.9元的分享課,也做到了2030人付費報名的成績。
——越來越多的小伙伴開始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并愿意為此付費,所以每個人都有機會靠提供知識服務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今天的文章我就將自己的三字心法:“快,準,狠” 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在靠知識掙錢這條路上越走越好。
1. 快
(1)吸收快
我自從在拆書幫的分享活動中學會主動閱讀和知識管理之后。
對于自己在工作中需要提升的技能投入了大量的學習時間,讓我學習新知識的速度比原來快很多。
-
主動閱讀:
包括了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這三種方法在《如何閱讀一本書》里面都有非常詳細的說明。 -
知識管理:
利用“提問-收集-整理-分享-利用-創新”的流程,我將自己所學的每一個技能都建立了相應的知識體系。 -
持續寫作:
學一門知識到底學的好不好?你需要自己給自己出題目,寫作就是給自己最好的出題方式。
寫出了,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吸收好
(2)占位快
①線上平臺占位
以簡書為大本營,我用6個月時間沖到簡書關注度第1名,直到現在還以微弱優勢保持著領先。
然后延伸到下面這些平臺:
微博,自建微信公眾號,行動派,十點讀書,趁早讀書會,職場充電寶,選擇自己,LinkedIn專欄作者,行動派專欄作者,赤兔,今日頭條,起點學院,業問,PMCAFF,人人都是產品經理,MO+,WorkFace,饅頭學院,插座學院,幸福進化俱樂部,友鄰優課,壹職場,悅讀··· ···
這種到處插旗幟的方式讓大家能夠快速的認識到我的存在(咦,這個家伙怎么到處都能看得到?)。
②線下平臺占位
然后利用滬寧線兩小時生活圈,線下同步推。
我周末基本上都會在滬寧線上的城市做分享。和很多下線的書店,咖啡館,書吧合作,聯合打造活動課程。
這種下線的合作會很緊密,只要互贏互利,別人就很難擠進來了。
有錢沒錢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快速地在滬寧線的學習界建立了自己的活躍度和影響力。
這樣占位的結果是:
去年9月到今年6月,我已經了分享96場;
6月份為了宣傳我的新書,我做了26場分享。
我人在三線,一樣能夠建立自己的影響力。
(3)更新快
聽過我的課程的小伙伴會發現,即使連續兩次聽,我的內容大部分都會不一樣,因為我每次分享都會做大量的調整和嘗試。
我自己的秘訣是:每次分享結束,立刻做復盤,根據分享過程中收集的反饋和問題,快速更新。
這也就是為什么我每次活動都會把PPT發給大家的原因,有人替小六擔心,說你這樣不會讓自己的內容被別人輕易就模仿么?
我說不怕,因為我一講完,我的版本就更新了,模仿我只能永遠比我LOW。
更何況秋葉大叔說過,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分享和創造的行列,這個市場才會變得更大更有活力,我們才能有更多的機會。
2. 準
很多人有這樣的疑惑: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寫什么,能給別人提供什么樣的服務。
在最開始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準不準,所以我用“快”來輔助我找準方向。
我從開始在簡書寫《一周一本書計劃》專題開始,嘗試了很多的方向,比如:
這些嘗試就好比是彎弓向靶子射箭,很多人是慢慢瞄準,射一箭,然后過幾天再來一箭;
我恰恰相反,我是集中一段時間密集發射。
比如當我對個人IP這個話題比較感興趣的時候,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讀了33本書,連續做了十幾場個人品牌的分享和咨詢服務。一下子就將《如何打造個人品牌》這個方向定位準了,有沒有市場,大家關注什么,大家需要什么幫助,這些“準”的信息,需要你快。
3.狠
(1)花錢狠
每次曬我的書單,很多小伙伴就說,呀,這么多書,得花多少錢啊。
在學習上我花錢狠,因為我知道:學習的投資回報率遠遠比你做投資理財要高,特別是我還是屌絲的時候,收益比最大。
所以:
- 我每周自掏腰包做高鐵去其他城市參加下線活動;
- 覺得寫文章的時候找圖片不能夠表達我的意思,我花2000去學阿翔老師的視覺呈現;
- 參加秋葉大叔的知識IP訓練營,花了2000(還是借的錢);
- 我為了問蕭秋水教主3個問題,我飛了3000公里去了趟深圳;
- 花了8500報神田倉典老師的速讀班,加上機票又是上萬;
- 只要是朋友推薦的書,立馬下單,每個月買書都是1000多··· ···
直到今年五月份,我的財務支出,業余時間的收入還是零,但是我相信知識的價值。
因為我發現我每次做的分享,別人都覺得很有用,很干貨。
所以收費只是時間問題,現在不就來了么?
秋葉大叔的IP訓練營的入場費,我在里面做了一場分享,小伙伴們的打賞紅包就讓我賺回來了;
學手繪課之后,我練習了半年,也早就在線下分享中把錢幾倍的賺回來了;
··· ···
當然我不是讓你亂花錢,而是要懂得哪些錢該花。
那些能給你的未來提供重要價值的知識,才值得你投資。
(2)花時間狠
為了能有整塊的時間來進行學習,我讀完《每天4點鐘起床》后,也傻逼一樣開始嘗試起來,結果還真讓我養成了利用早起時間來學習和處理工作的習慣。
我每天的閱讀時間基本都是1個小時,而且都是在起床洗漱后立馬去做。
周末的時間不用上班,但作息規律保持一致。
利用周末的時間,滾出家,去外面學習,見人,做分享。
為了讓自己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我還專門學習了[時間管理]的主題。
在熟悉GTD的時間管理精髓之后,我買了時間管理的APP來輔助我進行事務管理。
小結
以上就是我的“快準狠”三字口訣。
蕭秋水教主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做個人品牌就是做商人。
這個世界很公平,不是給我們平等的機會,而是給予你的能力配的上的機會。
你要得到多大的收益,就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希望我的一家之言,能給你一些啟發,也期待你能分享你的觀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