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ggest adventure you can ever take is to live the life of your dream.”
人生最大的冒險莫過于按照自己所夢想的軌跡而活
我慶幸自己選擇了一條冒險的道路,包括目前的工作、生活,都按照我所追求的生活軌跡進行著,對我而言,工作產生的價值亦是我努力前進的動力。
我認為工作實現的價值可以概括成兩部分,一是實現自我價值,二是實現財務自由,看看下面這張圖能更清楚些。
當然,實現價值需要你熱愛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上付出了努力。努力是一個長期過程,怎么努力工作實現自我價值,獲得財務自由?
因此,明確目標并制定詳細的計劃就很重要了,換一種說法就是努力工作講究策略性,策略性能帶給我們什么幫助?
目標更清晰
計劃能幫助你更加了解自己,把一些可控制的因素逐步確定下來,制定職業規劃也意味著你要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所做的事情都圍繞這個目標進行。
讓所做的事情最大價值化
很多人在工作上容易變成一個“偽工作者”,即看似每天很忙,但所做的事情不能給自己或公司帶來實質性的價值,這樣很難讓自己成長。而清晰的目標促使你去做那些最重要的事情并且優先完成它們,避免毫無目的的工作。
能更快實現目標
只要明確了目標,便能圍繞目標制定詳細的計劃,通過制定的計劃進行一系列執行任務,高效、快速實現自己的目標。
清楚制定一個清晰目標所帶來的意義,接下來便開始確定目標,并圍繞這個目標制定詳細的計劃。
先自我介紹,本人2016年6月份畢業,英語教育專業,現在是產品助理職位。由于所學專業的環境互聯網氛圍不強,畢業后開始接觸互聯網產品行業,發現自己深愛著產品,7月底來到這家公司后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產品系統學習,清楚自己所知甚少,制定規劃并付出艱辛的努力使自己成長更是必要的。
高質量目標制定策略 ——S.M.A.R.T法則
S.M.A.R.T法則由一位美國人提出來,用來評估你所制定的計劃是否符合實際,是否容易執行落實。根據S.M.A.R.T法則五個要素:明確性、衡量性、可實現性、相關性和時間性來制定目標,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以及為什么這么做
一 S(Specific)明確性
確定自己的目標,這個目標必須是明確的。我的目標是“2年后成為一名初級產品經理”,這樣的目標顯然比“我想成為一名產品經理”明確多了。
越明確的目標就越能制定高質量的計劃,也能有越高的執行力和越強的動力。
二 M(Measurable)衡量性
我要確定我的目標是可衡量的的,也就是說你知道你的目標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算達到了。
2年后,如果我是一名產品經理,那就代表我已經達到我的目標了,相對地,“我要當產品經理”是不可衡量的,因為你無法知道完成目標的時間點。很明顯,如果你的目標是不可衡量的,那你更加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執行力也會減弱,甚至永遠都完成自己想達到的目標。
三 A(Attainable)可實現性
思考自己的目標是否符合實際,目標是否太高超出自身能力。因此在這個要素里我會制定完成目標的詳細計劃,確定自己是否能在2年里完成所定的目標。
作為產品助理,我清楚這個職位的要求:
○負責產品需求文檔的撰寫,畫產品原型圖
○根據產品經理的要求,寫競品分析和體驗報告等
○也包括Bug收集、跟蹤,與技術人員進行協調,修復等
同樣知道產品經理職位的要求:
○獨立完成產品原型、流程、交互界面的設計以及MRD、PRD的撰寫
○結合公司發展策略,策劃及統籌產品的發展規劃,明確定位、目標、策略等實施
○優秀書面表達和溝通協調能力,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能力
○對行業的深刻了解以及清楚其運營模式
○熟悉后臺開發的規范、結構和模塊,具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知乎等各大互聯網網站都有很多關于產品經理需具備哪些能力的文章,大家各抒己見寫得很好,我比較實際,上面是從招聘網上對產品經理職位要求寫下來的,每個人對產品經理的定義都不一樣)
總結起來,我認為產品經理最基本要具備這些能力:
把控產品
確定產品定位以及產品的發展規劃,能進行功能表的優先級排列以及把控產品迭代周期,保證流水線順暢。
用戶/需求
了解用戶需求,對需求進行分析、評估。以用戶為中心設計產品,當用戶覺得體驗差的時候,能夠深入了解并做得更好。
邏輯思維
能夠完整梳理整個產品的邏輯,畫出產品流程圖、原型圖以及產品文檔,把各個要素、各個環節、各個交互流程都分析清楚,方便技術人員進行開發工作。
行業了解
對行業深刻理解,了解其商業化模式。通過對市場走向的分析來決定產品的發展方向,明確產品的業務方向和價值點,在進行設計時,考慮設計目的與業務方向是否吻合。
溝通
產品經理要和技術、運營人員以及用戶溝通。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很多質疑,這時需要對你設計的產品做出合理的解釋,說服其他人。
(當然,產品經理不止需要具備這些能力,產品經理要學的東西很多,上面只是一些最基本的能力,先把專業基本功做好,再來提高)
那怎么達到這些所具備的能力?想想自己有哪些可利用的資源:
接著利用這些資源提高自己的能力,達到產品經理職位要求:
產品周期(學習產品經理如何規劃整個產品以及把控產品的迭代周期)
邏輯思維(工作中會有很多實踐機會,產品經理會讓你負責產品某塊邏輯,包括設計某塊產品后臺,認真做好本職工作,邏輯思維能力就是通過每一次寫產品邏輯以及在測bug時發現一些邏輯錯誤,記錄、總結這些經驗,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書面表達及歸納能力)
用戶/需求(可以跟運營或者BD同事一起去線下接觸用戶,了解用戶真正的需求,避免出現偽需求,同時能做好用戶體驗)
行業了解(36K、艾瑞、人人網等網站關注行業動態,瀏覽資訊,并試著寫出對行業或者某個應用的了解與分析)
溝通(溝通我比較擅長。。恩)
其實可利用的資源很多,包括工具的利用也能提升自己,根據10000小時定律,堅持努力兩年時間,我相信即使不能成為高級產品經理,初級產品經理是可實現的。
四 R(Relevant)相關性
相關性就是自己的目標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和理想,做這些事是否對自己有意義,于是我想了一下這個行業的職位等級:
考慮一個目標的必要性,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思考、多分析。了解自己所在行業的等級職位,這是確定自己所制定的計劃是否符合自身的成長需求。上圖可以看到產品經理是想在產品行業達到專業水平一個必經的路。
五T(Timer)時間性
時間性就是確定自己完成目標的時間,我的時間是2年,一個確定的時間能夠鞭策自己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目標。在這個要素里,我也具體做了時間規劃,包括什么時間點該做什么事情。
首先了解自己的時間劃分狀況,然后規劃在什么時間點可執行哪些計劃
1.上班時間
○遇到項目快上線或者有緊急需求時會很忙,這時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上面說到認真做好本職工作能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較忙的情況下一般是有新的需求或者產品某個模塊需要改動,高效完成任務,再利用時間學習新的知識
○在工作不忙的時間里學會主動學習,可以到跟著運營或者BD去線下接觸用戶,思考產品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善,也可以上網查閱行業資料,體驗產品并寫出產品分析報告
2.下班時間
利用下班時間對一天所做的工作進行總結,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同時也能提高總結能力,清楚一天做了什么,學到了什么??梢岳孟掳鄷r間看書,擴充知識面,邊看邊思考并總結。
2-3個小時這樣分配:
(1)40分鐘寫總結
(2)60分鐘看書
(3)剩余時間練習寫作
3.周末/假期
勞逸結合很重要,所以周末時間我認為該休息的休息,該玩的好好玩,當然,有時候在家看書也是一種放松的方式。
以上利用S.M.A.R.T法則幫助我明確目標以及制定了實現目標的具體計劃,也大大提升了目標的質量。但執行計劃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干擾因素阻礙執行計劃,我也把它們列出來,并做出一些相對應的措施。
干擾因素主要分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陀^因素相對來說可控性較低,只能根據當時具體情況做出相對應的決定,但提前知道有哪些突發情況,做好心理準備是必要的。
主觀因素主要是由自己產生的一些心理上或者情緒上的波動。執行計劃的過程中固然不是輕松的,期間你可能會質疑自己或者找不到努力的動力。也可能因為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影響自己的心情產生負能量。我剖析自己并能意識到自己沒有執行計劃后可能會帶來哪些情緒反應。
負能量
1.焦慮(當我沒有進行學習或者偷懶時,我會感到焦慮,因為我比別人慢了一步,所以焦慮會促使我去學習)
2.危險(無壓力無挑戰會讓我感到危險,所以會促使我去學習新知識,挑戰新的事物)
正能量
1.希望(有時候我們做某件事時會覺得那件事很復雜很難,但當我硬著頭皮踏出第一步開始,便會慢慢變好,完成一件件小事后就會看到希望)
2.動力(開頭的時候說到努力工作可實現的價值,實現財務自由,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是我堅持努力的動力)
計劃寫到這里差不多就完成了,我無法保證自己能完完全全按照我的具體計劃去做,但至少我會圍繞我的目標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避免浪費資源和金錢。
永遠不要讓自己停下來,2年后一定能實現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