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聽力就是多聽多練,刻意練習是獲得一項技能的必要手段。然而如何刻意練習聽力呢,以下通過四種練習聽力的途徑來分別介紹一下。
1、聽真題
如果你的目的是考級,那么多聽真題是必須訓練的一項,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天気がいいから、散歩しましょう”,這句話已經成為被日語能力考試虐過的小伙伴的身份識別口令了。
聽真題練習每套至少要聽三遍。
——第一遍要沒有停頓地通聽下來,在聽不懂的地方快速做下標記,在第二遍聽的時候著重聽;
——聽第二遍時在標記處著重聽,反復聽;
——然后對答案,著重看還未聽懂的單詞和句子,如果自己做錯了,要看為什么錯,是哪個單詞錯聽漏聽,哪個表現形式或者慣用語不會,如果做對了,看是否是誤打誤撞,如果確實是做對了,那分析并總結它是哪種題,是問地點類的還是問因果類的還是動作順序類的等;
——聽第三遍的時候應該是對整套題心中有數了,第三遍的時候心情應該會不錯,因為這個時候你應該已經吃透這套題了。
在做真題時候要養成一個能力,就是快速做筆記的能力,因為考試時候可能會因為緊張而導致記不住之前聽的,這樣就要求我們有快速記錄的能力。
我的方法是能用符號或字母就不用漢字,能用一個字代表就不用兩個字,能省則省。比如:電話~Tel、傳真~Fax,順序用箭頭表示等,大家可以自己開發符號。題目經常出現:這個女的接下來要做什么,那一定要在題目上標注“女”,然后聽的過程中就關注女的做什么,因為選項中會出現男性的行為,這種選項是干擾大家的。
2、利用手機軟件
推薦“滬江聽力酷”,我安利過多次這個軟件,甚至有人認為我是做廣告的,不過,我自己也在用這個軟件,每天聽標準NHK和快速NHK來叫醒耳朵。我的方法是聽三遍:
——第一遍,照樣不停頓通聽,注意不明白的地方;
——第二遍,看原文,邊聽邊看,并關注第一遍沒聽懂的地方;
——然后模仿原聲讀n遍,讀的過程可以強化和矯正自己的發音,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發現自認為已經了解發音但實際上并沒落實的單詞。有不會的單詞就查,在屏幕上點擊此單詞,就會出現解釋,如果想了解發音,可以點擊詳細釋義,便可以跳轉到“滬江小d”。這樣直到了解全文意思為止。
雖說“提高聽力”看起來是有關耳朵的能力,貌似只要多聽就可以了,但其實還包含音準,如果對某單詞比如雨(あめ)自己認為是這樣的讀音,而實際上卻不是,那么聽別人說“雨”的時候,自己就不知道對方在說什么。所以通過模仿原聲朗讀來保證自己發音的準確,對聽力也很重要。
——第三遍,多讀幾次熟練之后,不看原文再聽一遍,這次聽的話應該可以全部聽明白了,心里透亮了吧。
如果還想更進一層樓,那就聽寫,將聽力內容寫下來,NHK的話,每個聽力才1分鐘,時間剛剛好,長了的話太難受,短了的話沒什么練的。當然,聽寫的過程也比較難受,難受就對了,這就是走出舒適圈,慢慢當你不難受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的進步。
3、看電視劇或動畫片
休閑的時候可以看電視劇或動畫片,我看過的電視劇中推薦《深夜の食堂》、《アネゴ》(大姐大)、《君の手がささやいている》(輕輕緊握你的手)、《働きマン》(工作狂),這些都是有關生活和工作場合的電視劇,類似《リーガルハイ》語速太快,對初級小伙伴練習聽力幫助不大,純娛樂的話可以。動畫片的話我不建議看七龍珠、海賊王等架空的動漫,這些動畫片里的臺詞對我們日常使用來說沒什么用,生活中誰會說“超級賽亞人”呢?
在看電視劇的過程中,同樣需要反復看,一般都會有中日雙語字幕,遇到不會的單詞馬上暫停查字典,注意使用的場合和表現形式。按照這種節奏看完一集之后,把字幕用紙條擋上,再看一遍,聽懂的話就感受語境,沒聽懂的話就再查一下字典或筆記。
4、實踐
除了“刻意練習”,我們還需要“即時反饋”,和日本人或者日語達人對話是檢驗自己長期練習的有效方法手段。
我們可以參加日語角或者日語學習群,在實際會話過程中我們可以把自己練習的內容運用到其中,此時還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
我們在和實際對話的過程中需要當時就能抓住對方說話的重點、關鍵詞以及主題,這樣我們才能完成對話。這就是“即時反饋”的過程。
可能一開始我們會很緊張,但是當我們慢慢發現我們不再那么緊張的時候,我們便是將學習圈變成了舒適圈,即擴大了我們的舒適圈范圍,我們的聽力能力也隨之有了提高。
練聽力比練其他項目難受,而且在聽聽力的時候用的是耳朵,眼睛和手就非常癢癢,總想去看看朋友圈、刷刷微博,所以自制力很重要,可以做計劃每天聽多少內容,然后把它當作當天的青蛙吞掉。
聽力和口語是相輔相成的兩個能力,關于口語練習,可以看我的前一篇文章《提高日語口語水平的兩個必要條件》。
希望以上幾點建議對大家的聽力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