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面】以前覺得論語詩經這些經典都晦澀難懂,讀上一頁就瞌睡走神。這兩天跟著樊登老師一起讀,發現也就那么回事,沒想象中那么難,看來以前都是自己嚇自己。
兩天學習的感受是:論語雖然是孔子和弟子之間簡單的對話,但字字背后隱藏著做人治國的大道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狈蜃舆又!扒?,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薄俺啵柡稳纾俊睂υ唬骸胺窃荒苤笇W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弊釉唬骸昂蝹酰恳喔餮云渲疽??!痹唬骸澳捍赫?,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人人向往自由舒適親近自然的放松時刻,然而若沒有強國、富民,沒有文化禮樂,哪來人人安居樂業。孔子弟子四人的志向都挺好的。在倡導鴻鵠之志的時代,子路的理想堪稱楷模!曾皙的沐浴歌唱可能會成為部分人安心躺平的借口,哈哈哈。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blockquote>1.孔子在回答弟子問題時,根據來人的不同回答的也不同,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和支持弟子個性化發展。
2.《怪誕腦科學》中指出人的大腦其實有很多bug,所以人們需要克己復禮,不能任由大腦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
這個世界怎么樣,其實是一個人內心對世界的投射。在《思辨與立場》一書中,西方人提出,如果你在社會生活中感受到有煩惱,那一定是你的思維錯了。所以,東西方科學家都認同“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