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三)

? ? ? 大自然有著許多對濕地破壞的警鐘及外來物種對濕地的入侵都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大自然的警鐘之水污染嚴重

? ? ? 濕地污染是濕地退化重要標志,也是中國濕地面臨的嚴重威脅之一,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農業水源污染是許多河湖(如巢湖、太湖等)濕地及沿海水域水質惡化,加速某些濕地水體富營養化和寄生蟲的流行,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害。

? ? ? 我國的主要湖泊中有52%以上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是codmn、酚、氨氮等。同時湖泊普遍受到氮、磷等營養物質的污染,富營養化程度嚴重,75%的天然和人工湖泊出現富營養化,其中10%的湖泊達到嚴重的富營養化程度。

二、大自然的警鐘之濕地調洪功能下降

? ? ? 由于濕地開荒和圍墾,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使流域內濕地對河川徑流的調節功能削弱與喪失。據統計,僅36年間湖泊圍墾喪失的調蓄容量就達350億立方,其中洞庭湖96.5億立方,蟠陽湖為45億立方。

? ? ? 由于河流上游森林遭到砍伐和破壞,河流含沙量增加,濕地淤積嚴重。據計算,長江流域40年來累計淤積泥沙50萬億立方,其中洞庭湖43億立方,墦陽湖4億立方,長江中下游河道3億立方,黃河下游累計淤泥沙80多億立方。泥沙淤積也是導致濕地退化和洪水泛濫的重要原因。

三、大自然的警鐘之濕地土壤退化

? ? ? 天然濕地喪失導致生態與環境惡化,表現在土壤侵蝕加劇和局部沙化,并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 ? ? 平原草甸沼澤土開墾后,土壤水分減少,由嫌氣變為好氣環境,有機殘體分解加快,使得土壤容重和土粒容度增大,孔隙度減少,不合理耕種使土壤變得越來越黏重,導致抗澇和抗旱能力下降。

? ? ? 天然沼澤土壤在常年積水和過濕環境下,積累了大量的有機質,當開墾后,不但停止積累,而且有機質開始分解。開墾初期土壤表層有機殘體分解,潛在土壤肥力得到發揮,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然而掠奪式開發,忽視土壤養分恢復和積累,導致肥力下降。

四、大自然的警鐘之生物多樣性銳減

? ? ? 鳥類是濕地狩獵的主要對象,過度狩獵、撿拾鳥蛋是導致水禽種群數量下降重要原因。棲息地的破壞,對水禽的繁殖和越冬的影響尤為重要。魚類隨著過度捕撈,捕殺親魚和酷捕幼魚,加上水域污染,中小河流的魚類資源較30年前減少了70%以上,許多河段已無魚可捕。

? ? ? ? 外來物種入侵導致了濕地物種多樣性喪失,據統計全國已知入侵濕地的外來水生和濕生植物約10種,如瘋長成災的鳳眼蓮(水葫蘆)和迅速蔓延的大米草被認為是全國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

五、什么叫外來物種入侵

? ? ? 所謂外來物種入侵,指的是生物由原來的生存地,經過自然的或者人為的途徑侵入到另一個新環境,并對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漁業生產、人類健康造成經濟損失或者生態災難的過程。外來生物與外來入侵物種并不是一個概念,如西紅柿、玉米等物種的引進豐富了人們的食品,并沒有對生態系統帶來危害。只有對生態系統、棲息環境、物種、人類健康等帶來危險的外來物種才是外來入侵物種。

六、我們身邊的外來物種入侵——福壽螺

? ? ? 學名大瓶螺,屬于熱帶和亞熱帶物種,原本分布于南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地。20世紀70年代末,作為一種食物被引入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而在美國,大瓶螺則是作為寵物引進的。1980年,福壽螺被引入中國臺灣。1981年被引入中國大陸。短時間內,它的分布范圍迅速增加,并從南向北推進。

? ? ? 目前,福壽螺已經成為世界性的農業生產的主要有害生物,在亞洲、北美和南美洲都出現了大規模爆發,對糧食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福壽螺還破壞當地淡水生物的物種多樣性。另外,它還會傳播一種人獸共患的寄生蟲,這種寄生蟲能引發腦膜炎。

七、我們身邊的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

? ? ? 原產于委內瑞拉,大約于20世紀30年代作為畜禽飼料被引入我國,并曾作為觀賞和凈化水質植物推廣種植。由于其無性繁殖速度很快,現已廣泛分布于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其中福建、云南、江蘇、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和河南等省最多。

? ? ? 水葫蘆的瘋狂蔓延使很多水生生物處于滅絕的邊緣,以云南昆明的滇地為例,據資料記載, 20世紀60年代以前滇地主要水生植物有16種,水生動物68種,但到20世紀80年代,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繼消亡,水生動物僅存30多種,被專家稱作患上了“生態癌癥”,我國每年要花費上千萬元用于打撈水葫蘆。

八、我們身邊的外來物種入侵——水花生

? ? ? 水花生又叫空心蓮子草,原產于巴西,該草目前已成為惡性雜草,蔓延到全國33個省。水花生是一種多年生宿根雜草,生命力強,適應性廣,生長繁殖迅速,主要在農田(包括水田和旱田),空地、魚塘、溝渠、河道等環境中生長為害。水花生根系發達,地上部分繁茂,在農田中生長會與作物爭奪陽光,水分、肥料以及生長空間。造成嚴重減產;在田埂和田間水花生成片生長,還會影響農事操作;在魚塘等水生環境中生長繁殖迅速,其覆蓋在水面會影響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導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水花生腐敗后污染水質,水體中生物耗氧量和化學耗氧量升高,魚蝦等水產生物會因溶解氧的消耗而窒息;在河道和溝渠中的生長會堵塞水道,限制水流,增加沉積,對水運輸和農用灌溉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在路邊、公用綠地、居民小區等生長蔓延,嚴重影響環境的美觀和衛生。水花生的肆意蔓延,還對當地的生物多樣性造成危害。

九、我們身邊的外來物種入侵——小龍蝦

? ? ? 學名克氏原螯蝦,原產于南美洲。現在世界各地都有養殖并已經形成巨大的野外種群。在我國,小龍蝦則是二戰期間有日本傳入,最早在江蘇省南部以及郊縣繁衍,現已擴散到我國南方的廣大區域。

? ? ? 小龍蝦開始時是一個自然擴散的過程,因為小龍蝦的抗逆性很強,在各種水體里都能生存,在陸地上也能夠爬行,所以繁衍非常快速,小龍蝦喜歡穴居,導致灌溉用水的流失,破壞田地而且可能危及水庫大壩,危害性很大,由于小龍蝦繁殖速度驚人,抗惡劣環境能力很強,制止小龍蝦擴散非常困難。

十、我們身邊的外來物種入侵——巴西龜

? ? ? 我國幾乎所有的寵物市場上都能見到巴西龜的出售,但巴西龜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全球100個最危險的入侵物種之一。這種生物具有對餌料的強占有率,在生存空間中占據優勢,一旦流入到江河中,將大量捕食小型魚、貝類、蛙類的卵及蝌蚪,掠奪其他生物的生存資源,使同類物種的生存受到毀滅性打擊,同時巴西龜也是疾病傳播的媒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意外發現騰訊視頻上了《加勒比海盜5》,作為一個jack船長的粉絲,自然是要看的。 還記得第一次看《加勒比海盜》...
    非寧靜無以致遠_淵寧閱讀 200評論 2 0
  • 《感召力》|奧小綠解讀 關于作者 西蒙?蘭卡斯特,世界級的演講撰稿人,為很多頂級政治家,包括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內閣...
    艷云美甲正姿護眼筆閱讀 14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