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懂你”,所以努力

時間好快,轉眼一年已過,每每我總感覺剛開始沒多久,但理性的記錄卻實實在在的告訴我確實是還差不足一周就滿一年。看著數據中的學習時長700余小時,我說不清自己內心倒底是一種什么感覺:我想哭,因為不學“流利說”,這些時間我也不知道會浪費到哪里去了。感謝我這一年的堅持,主要是感謝“懂你”的這種學習繳費模式,使每每想要放棄的我,因為心系最終獎學金的事也就硬著頭皮堅持了下來,這種自己學知識還有獎學金的好事怎可錯過 當初報名就是因為推文中的滿足條件即可返學費的條款。我對自己的學習力還是比較自信的,再加上平常時間也比較寬裕,看完推文我就毫不猶豫的交了499元報了個半年班。后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懂你”對我越來越有吸引力,就又續費成了一年班,這個更厲害:到期達標后不止返學費,而應叫做是有獎學金,因為獎學金>學費。下面具體說一下我這近一年的學習過程。 我平常上班時間比較輕松,自己在一個屋也沒人打擾,工作干完就拿出手機開始學習。報名伊始系統對我的水平測試是“level 2”,抱著對自己學習力的信心,我把自己半年后的目標定在了“level 5”,開始學習后,我才發現,離開學校那么多年沒學過的東西早已不是當初在學校時的那種感覺。現在看來簡單的“level 2”中的每一課,我當時學下來至少都要1個小時左右,多時甚至需要2個多小時。雖然報名之初的班會中,班班就反復給強調過:剛開始聽不懂的,聽個2、3遍后可以先放過,然后再通過多次復習慢慢就會聽懂了。可能受自己性格的影響,每每卡到一個句子上會反復聽到惡心頭痛也不甘心放過,現在想想那樣其實是不對的,容易打擊人學習的積極性。再次感謝“懂你”的返費機制,否則我可能在開始不久就知難而退了,看在錢的面子上我堅持了下來,才慢慢的度過厭惡期,慢慢的培養了越來越濃的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越忙、事情越多的日子里,“懂你”任務越是容易提前完成。如果覺得哪天事情少,有時候反面會到晚上臨睡時才驚覺:壞了,壞了,今天的“懂你”還沒學。事情多、忙亂的日子生怕“懂你”的任務完不成,就會見縫插針,有點時間趕緊學習,反正這個事情每天是一定要做的,所以索性趕緊做完完事了。而不忙的日子里總認為一天也沒什么急事,晚會再學也可以,如果突然來個什么事一忙反面就容易完不成學“懂你”的每日任務了。到了后來,我基本已經養成了每日無論何時只要有時間先完成“懂你”的一種自覺性。 工作、生活的閑適再加上內向不愿與人交往的性格使我在學習“懂你”之前經常會有莫名的煩躁無聊、空虛,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大的興致。通過微信的推文看到了“流利說”的“懂你”課程。第一個感覺就是:它確實懂我,懂我的摳門,懂真金白銀對我學習興趣的刺激作用,還懂我對生活現狀不滿卻又無力突破,想學習又怕花了錢學不到東西的耽憂(其實關鍵還是怕花錢),總之它懂得一個生活的不光鮮、不精彩的普通小民的狼狽及他們所全力關注的一個焦點就是:錢。感謝你的“懂”:讓人感覺通過自己的努力習得知識,得到金錢,這一切都是努力所得,不是因為貧窮而來自于別人的善意和施舍。 達標后真金白銀的誘惑;本就有的對學習平臺的渴望(只是心疼兜兜里不多的人民幣);習得一項技能希望能對目前生活有所突破的希冀;關鍵還有一旦有所松懈,盡職盡責的班班的關心;一個群內同學的相互幫助、鼓勵。。。。。。我想看到這些,大家對為什么學習效率會上升這么快一點也不會感到奇怪了吧。 ? ? 一年的“懂你”學習,現反過來再練習學習之初的課程感覺好簡單,當初每句都要反復最少聽3、4遍,每課都要花近1個小時的課程,現在基本上也就是1遍過,一課在15分鐘左右。我知道我離真正掌握英語,隨心所欲用英語表達還有一段距離,但在學習過程中這種對我自信心的培養、給我帶來的生活充感卻使我愿意繼續跟著這個平臺走下去,哈哈關鍵是還能再爭到獎學金。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