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初十,晚上的月亮半個,左邊的半個還缺著。
月亮掛在深秋清冷的空中,朦朦朧朧的,看不清楚。乳白色的半輪,外面泛著一圈黃暈。
卻也無比地吸引人。我坐在公園的長椅上,靜靜地與它守望。
月亮啊,你為什么離我這么遠呢?
你為什么看不清楚呢?
你為什么不是圓的呢?
你為什么是乳白色的呢?
你為什么有一圈黃暈呢?
你為什么只有這么清冷的光輝呢?
我像個孩子般,笑著,一口氣問了月亮好多問題。然后,靜靜地仰頭凝視它。
月亮安靜故我,未作任何回答,我卻窺出了些端倪。
月亮有看不清的時候,就像我們的人生,有時也看不清。看不清也是一種狀態啊,允許就好了。
月亮為什么不能是不圓的呢?它就是有不圓的時候。而且,一個月中只有那么三兩天是圓的,其他時間都是不圓的。不圓也是一種常態。人類為什么總喜歡追求圓滿呢?不圓這種狀態難道不也是一種圓滿嗎?
它就是乳白色的、它就是有一圈黃暈,它就只有這么清冷的溫度與光輝,無法溫暖夜下的人、無法照亮黑夜。它就是如此。
嗯,它就是如此,本來如此,長久如此。
它會不會永遠如此呢?不好說。也許有一天月亮就變成天天都是圓的。它未來一定會有變化,但這個時間也許很長,多么億年,所以,在一個人有限的生命中,這個變化與期待可以忽略不計。而在現階段,月亮就是缺多圓少,那么這缺,就如圓一樣,是極為正常的。
圓缺都是美的,我從月亮里也看到了這一點。
而且發現,月亮毫不因為它的缺感到自卑。它高高地掛在天上,毫不遮掩它皎潔的面容與光輝,如如不動地綴在那里。是的,如如不動。(除了偶爾有云移動時,月亮在做相對移動。)
黑黑的天幕上,只有月亮一個亮亮的。月亮會像人一樣地孤獨寂寞嗎?
這個世界上哪一個不是獨自一個呢?誰不是孤獨寂寞的呢?看看:太陽不是獨自一個嗎?月亮不是嗎?還有嫦娥,假使月亮上真有個嫦娥的話,她不孤獨嗎?星星、動物、植物、人……哪一個不是獨自一個呢?哪一個不孤獨寂寞呢?
即使如太陽那般內心有火熱的熱情,卻也無法擁抱任何一顆星星或一個人,它的熱情會將它們溶化。
所以,所有的存在都是要有恒定的距離的,都要分開存在的,都要成為獨自的。即使再親密,也無法時時與你共有、填滿彼此。萬物間各有一份恒定的距離。人與人、人與物亦然吧。
孤獨寂寞在所難免。
太陽、月亮、星星……都不懼怕孤獨寂寞,都在孤獨寂寞中堅守著自己的位置與天命,且安然自得。為什么人類這么懼怕孤獨寂寞呢?
因為人類內心中有個評判,認為孤獨寂寞是不好的,是可怕的。所以不想要。
但如果看看這月亮、星星、還有白天的太陽,看看身邊的萬物就知道了,孤獨寂寞并沒有什么不好,它只是種體驗而已。
而且它的好處很多人并沒認真對待過。孤獨寂寞里可以滋生出很多來,比如思考、探索、發現、興趣愛好、深刻、龐大、博雜、甚至許多你以前連想都沒想到的事情。
獨自、孤獨、寂寞,是老天賜予每個人的神秘寶藏。在這其中,能生發一切。包括勇敢、力量、喜悅、創造、熱情、愛。
孤獨只是一個體驗而已,而且是一個美好難得的體驗。
感恩這美好的溶溶月色,給我智慧的啟示。
我讀了一遍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贊頌月亮的詩,以孤篇壓倒全唐,把最純潔的贊美送給了月亮。這美麗的月,當之無愧。
我離開長椅,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頻頻回頭顧月,對它戀戀不舍。
我愛這月,愛一切美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