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一個人的感覺
文/王小鬼
我因為巧合認識一個男生,算是朋友,但說算朋友又不能算朋友,因為我對他的了解只停留在路人階段,長相文靜,身高176cm,頭發偏長。這就是我對他僅有的了解,甚至連叫名字都不知道,之所以稱他為朋友,是因為他看上去像一個朋友。
? 哦,對了,我有他的聯系方式,但也僅是手機號碼,看不到他的任何臉書。因為我擔心我們會有一點工作上需要交流的問題,不得不主動問他留下聯系方式,但是從來沒打電話溝通過,因為他工作能力很強,幾乎連我的工作都做了。
事后公司舉行了簡單的慶功會,要我請他一起來,這時我才想到連他叫什么都不知道。不熟的人冒昧打電話過去難免會讓對方覺得尷尬,搞不好他還不知道我是誰,于是我通過手機通訊錄找到了他的微信賬號,簡練的介紹了自己之后點了添加。本來以為一會兒就能收到通過驗證的消息,因為從我認識的很多人身上發現,也包括我自己,一會不看微信就會覺得整個世界要把自己遺忘了似的,但直到下午我微信上依然沒有任何驗證消息出現,甚至我懷疑自己手機網絡出現了問題,就試探給其他朋友發消息才知道并不是這樣。突然就對他有了不好的印象,覺得他逼格高,加個微信都不理人。 ? 其實我是一個有社交恐懼的人,不太會講話,所以很少主動與別人聯系,不過對他,雖然我們沒說過幾句話,但相處起來還蠻輕松的,感覺他人很謙和,甚至會很主動且單純的與人相處,總之他給我的感覺不會讓人有戒備心,而且不知道為什么有點憐憫他,總感覺他有點僵硬的表達自己。至于為什么要加他微信,其實就是很好奇他的朋友圈,自認為我們見面交流的很愉快,我沒有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沒想到他是表面裝溫和,內心卻是如此傲嬌的人。
越想我的氣就越不打一處來,但還是要完成公司交給我的任務,就很冷淡的給他發了條短信“公司開慶功會,請你到場”,因為我猜他一定不會回我消息,卻沒想到他馬上就回了訊息,先是感謝公司的邀請和麻煩我通知,但他因為臨時有急事兒,怕時間趕不上,如果時間允許,他一定會來。看到他回消息的速度和內容,突然又覺得他人挺好的,看上去又像一個朋友,于是我母性大發,回消息問他什么急事兒,需不需要幫忙?我很少會對一個連名字都不知道人說那種話,是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然后他回消息說不用了,謝謝。
慶功會剛開始一會兒,隔著好多人看到他走進了會場。總感覺他身上有種特殊的氣質,在人群中很容易讓人注意到,即使不認識他。倒不是因為他長相有多出眾,反而是因為舉手投足有種莫名的靈氣。
慶功會到了感謝環節,單位的領導特地把他請上臺,對大家介紹了他。我才得知他叫林一,是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專業是土木工程,而他卻劍走偏鋒,搞文字創作……領導希望他介紹一下自己在文字上面的成就,他倒很不好意思的說沒什么成就,謝過領導后就匆匆下臺了。
看他在臺上如此謙虛,突然對他有了更多莫名的好感。吃飯時我和他挨坐在一起,其他人都在高談闊論,有人在談論自己將來宏偉大志,也有人相互吹捧對方,而他至始至終話都特別少,也不去伸長筷子去夾離自己遠的菜,只是專心挑逗碗里的菜。偶爾有人與他碰酒,他不介意自己是學生,總是笑之飲之,但他明顯不勝酒力,沒喝多少臉色酒微微泛紅。
一個人如果到了陌生環境,假如只認識一個只有一面之交的人,也一定會在其他人面前表現得與這個人很熟,因為這樣做能避免孤獨的尷尬。然而雖然我們挨坐在一起,但他沒有因為自己和其他人陌生而刻意與我套近乎,反而我因為他在工作上幫了我很多忙,所以是我主動找他說的話。 ? “你好,我叫易藝,比你高一級,剛進公司一年,很高興認識你。”我對他這么介紹自己的同時伸手握好。他好像被我突然的介紹驚訝到了,先是楞了一兩秒,然后忙與我握手,同時也介紹了自己,但惜字如金,只說了名字就不說了。于是我化解尷尬,夸他林一名字好聽,寓意也好,林一,一片森林的意思,他點頭表示感謝。可能是酒勁上來了,他比前面話多了一點,很淡定的說“他一開始以為自己也會是一片森林,獨占一片天空,后來發現他只是森林里的一棵小樹而已”,他剛那么說完后感覺自己像犯了錯的孩子似的,臉上明顯表現出了不自然的表情,忙轉移話題夸我“一個女生,大學畢業一年就能在公司獨自負責一個項目,很厲害。” ?見他刻意避免自己無意說出的困惑,我沒再追問。反夸他更厲害,還沒畢業,就被公司請來寫廣告文案,而且文案寫的很專業。我們就那樣簡單的聊著直到慶功宴結束,談話內容不深不淺,不會讓人覺得是酒桌上的敷衍,也不會覺得有多掏心,我想那樣的聊天方式就應該是朋友該有的界限,特別是異性朋友。
林一那么解釋自己的名字,我猜他應該是遇到了什么不順心的事兒,作為同齡人我也能體會到他無意說出自己困惑后的那種恐慌感,也倒不是說怕自己內心脆弱的一面怕被人知道,而是不想讓別人憐憫自己,更不想給別人增添沒必要的煩惱。
之所以能體會到,是因為一年前,也就是大學畢業時,我與男朋友分手了。所謂畢業季分手季,但我一直都不相信,覺得我和男朋友情比天高愛比海深,所以從開始談戀愛到大學畢業都是抱著結婚的態度去的,付出了我所有的真心,甚至大四一年都在與男朋友同居,但是……但是直到畢業時我才發現是我太天真了,因為我對專業和未來工作的規劃與定位,希望能暫時留在西安發展,等時機成熟后繼續北上……而男朋友要回自己的城市,原因是家里給他安排好了工作,未來可以少吃一點苦。聽他那么說完后,我就知道自從大學畢業后我們就不再是一路人了,把他送去車站,我們相互感謝在大學陪伴對方的日子后,我就離開了,連最后的擁抱都沒有。在決定要和他分手后,我就明白很多東西如果真的要離開,一定是沒辦法留住的,所以我至始至終沒在他面前掉過一滴眼淚。但剛分手時我難過了很久,付出的感情太多,就像刀疤一樣,清晰可見。想找人陪我說話喝酒,怕影響到朋友,幾乎沒找任何人哭訴過,所以每天只能拼命工作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多做事,少亂想,這也算是我在公司一年就能坐到現在位置的附屬品。
慶功宴結束時已經晚上十點多了,剛走出飯店,就接到了我媽的電話,但很不巧的是手機沒電了,剛接起電話時它就死機了。我正站在哪兒抱怨手機,想著大晚上我媽給我打電話應該是有急事兒,然后還被我突然掛斷她應該會更擔心。他大概是聽到了我的抱怨聲,走過來把自己手機遞給我說:“用我的手機回電話吧,沒鎖屏密碼。”接過他手機后我表示了感謝,然后用home鍵點開手機屏。
每個人對手機軟件在屏幕擺放位置的習慣一定是相同的,什么軟件常用就會擺在最順手的位置。可能是我太著急和加上習慣自己電話軟件在屏幕擺放位置的原因,屏幕一亮我就點了左下角,然后他的備忘錄就被我點開了,本來我是準備退出去的找電話回我媽電話的,但被他備忘錄上六個的文件名吸引住了,分別是“寫作計劃”“表達方式”“敏感事物”“閱讀計劃”“她”和“未知”。 ? 林一見我要打電話,手機給我后就很禮貌的站在遠處等我。
我不知道自己當時為什么會鬼使神差的想要偷看他文件夾里的內容,可能是對一個人有好感才會想要關注他吧。前四個文件夾都是關于寫作的,每一個文件夾里至少都有100條以上的內容,從他寫的廣告文案就能看出他的文字功底很厲害,看到他的文件夾后我就明白,這和他平時的努力也有關系。而后面兩個“她”和“未知”的文件不是很多,分別是一條和十七條。見他站的離我遠,一定不會知道我偷看了他的備忘錄,我心里的小人就開始告訴自己不是有意要看他的隱私,是無意點開的。“她”里面的那條是一個人的名字“木子月”;“未知”里面全是對話,標注是“林一1”“林一2”,看的出那是林一自己和自己的對話,雖然只有十七條,但時間跨度比較大,13年,14年,15年的都有,但15年的會相對多一點。那應該是他真正的個人隱私,所以我沒點開看,不過還是瞄到了一句對話“林一1:她過的好嗎?林一2:應該很好吧!”。
退出備忘錄后我才注意到他手機屏幕里只有三個可以直接看到名字的軟件,分別是備忘錄,郵箱和短信。我就像偵探一樣邊猜他平時手機軟件的使用習慣邊找“電話”,最后總算“掘地三尺”才在犄角旮旯里找到了“電話”,和它躺在一起的還有微信,微博。 ?回完我媽電話后把手機還給他時我假裝不經意的問他,為什么把備忘錄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他又做回了惜字如金的少男,只說“容易忘記事兒,備忘錄是很好的免費助理”。
三天后的早上,我微信收到了驗證消息,是被林一通過了好友請求。他抱歉的同時解釋自己常不用微信,平時忙很少會有時間聊天,除過用郵箱傳稿子和與合作者聯系外,有什么事兒都是用短信聯系對方的。他的解釋正如我猜想,什么軟件常用就把什么放在屏幕最順手的位置,而“電話”微信什么的不常用,就“埋”的很深。 因為林一廣告文案做的很出色,所以后面我們還合作過了好幾次,甚至公司不在乎他專業問題,希望他畢業后能留下來工作。
我與林一通過幾次工作上的接觸,相互了解更深一點,確實能感到他骨子深處有種冰冷,那種感覺不像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高冷,反而是一種孤獨冷。除工作外林一和我主動說的話少之又少,一開始我以為他慢熱,后來不但發現他慢熱,主要是不太會表達自己,比如有時候我能感覺到他有想和我閑聊的欲望,但總是欲言又止。
有天我無意從和前男友的共同朋友那兒得知,他不久就要和現任舉行訂婚儀式時,雖然知道自己已經從失戀中走了出來,但心里還是有一點難過,沒忍住就哭了。不知道怎么就第一個想到約林一陪我講講話,從他手機軟件上看的出來他不愛講電話,我發短信過去,沒一會他就出現了。雖然我和他的關系相對我和閨蜜就是陌生人,但我又覺得他是我最相信和愿意交心的人。所以就對他說了我和前男友所有的事兒,我說的時候,他在很認真的聽,不卑不亢,感覺他都像經歷過一樣,一點都不吃驚和亢奮,更沒有像閨蜜安慰我似得罵前男友是心機男,除過林一我從來沒見過一個人聽別人的事兒能如此認真且平靜。雖然他還沒畢業,甚至長著一張娃娃臉,但他安慰人時的舉手投足都特別男子漢。
第二天我為了表示感謝請他吃飯,吃飯時不知道是因為我昨晚對他講了一些話的原因還是他太壓抑了,他竟然第一次破天荒的主動和我說起了自己,不緊不慢,才發現他除過工作外閑聊的樣子也很有“磁性”。他說了自己的家庭,對未來工作的訴求和規劃等等。當他說到這輩子的理想是一定要出版一本自己特別喜歡的書的時候,眼睛里放著光,但馬上又暗了下去,聽他接著說其實不太可能,一個原因是覺得自己的文筆還需要很大的提高,另一個原因是很多所謂的暢銷書都是在迎合大眾的口味,雞湯文興起時,市場上馬上會出現大批大同小異的雞湯文,校園文字興起時,市場上馬上又會出現一批青春小說……但他不愿意那么寫。
聽林一說完后,我認真的肯定了他文筆,至于市場需求,我鼓勵他一定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出版社。 ? 飯吃了很長時間,他說了很多,但好像都刻意繞開了感情問題,感覺他像在避免什么。他剛停止說話,連我都沒想到自己會突然問他感情問題,但他好像一點都不慌張,很從容的就回答了我,“談過幾個,最后都分了。”然后他好像看出我想問為什么分手,又補充了一句“其實沒什么原因,文人自古多負心,我也算和文沾一點關系。”不知道他為什么會那么說,但這個話題肯定沒辦法再繼續下去了,我忙轉移話題問他對以后工作有什么打算,他說不喜歡按部就班的生活,除過幫個別朋友寫寫文案外,目前主要靠版稅和稿費養活自己,但等自己文字水平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會考慮再做其他喜歡的事兒。
飯吃到最后,他很不好意思的對我說其實那本書的第一稿已經寫完了,如果我有時間看,想聽聽我的意見。其實當他說想要出版自己喜歡書的時候,我就猜到應該已經寫出來了。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想要了解一個人,可以從他文字里發現很多平時看不到的東西,提到林一,我好像對自己有很多個“不知道”,所以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想要了解林一,只是不好意思開口問他要文字看。 ? 他的小說名叫《講個笑話給你聽,只是你不能哭》,初看到這個名字時,我猜應該是段悲情故事,但看完之后,卻不是,反而故事很圓滿。寫作方式是以第一人稱訴說,內容就像他的氣質一樣很平靜,幾乎沒有任何高潮,講了一個從初戀到結婚的故事,男女主角相識時都還是初中生……看的過程中幾次都有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經歷,因為前男友也是我的初戀。記得小說最后有一句話“只要能天天能看到你,就是我最開心的事兒”,如果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看到那句話很讓人感動,女主角叫李月。
看完之后給他寫了讀后感,在里面我沒有夸太多他文筆之類的話,他很了解自己的長處。他真的是很容易讓人了解的一個人,所以他的性格不喜歡聽太多恭維的廢話,只想得到一些真誠的意見。我提到了故事框架和情節本身很好,但如果當商業書賣,必須對故事情節的安排和故事進度做出一定的修改,理由是走線太平淡,不會勾起讀者太多往下看的欲望。記憶里那是林一用郵件給我回過最長的一條信息,大意說了謝謝我能讀懂他,也不滿我說,給我看之前,這個小說被他找過的所有出版社都退稿了,也正如他想,這部小說他最滿意的地方就是市場最不能接受的地方,故事像溫水煮青蛙,不溫不火。但他明知道有這個問題,不是說自己不愿意改,只是一開始他就想這么寫。 ?之后我再沒問他為什么不想改,因為收到他郵件的同時我猛然想起了他備忘錄,在“她”的文件夾里有一個名字叫木子月,而故事的女主是李月,很容易就把他故事的女主和他手機里的木子月聯系起來,在加上看到了他的自我對話,我隱約感覺到他像是在借小說緬懷自己的過去,為曾經不完美的初戀畫上句號。 ? 然后我很不客氣的回他了一條“你寫的故事只是感動了你自己而已,如果想要出版,必須修改”順便也告訴了他,我能那么說的原因是因為以前偷看過他的備忘錄。 ? 本來我以為他會生氣,沒想到他馬上回消息說“謝謝我一語驚醒了他,說白了這個故事就是他寫給自己的,有一個一直以來暗戀的女生,他喜歡那種平淡的看著她,所以出來的文筆就很平淡”。
最近他推掉了公司的廣告文案,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沒再聯系,有一天他竟然主動給我打電話,聲音聽起來滿面春風的樣子,他說自己最近一直忙著修稿子,已經修完了,希望我再能看一遍。 ? 他的故事改的很好,雖然框架還是以前的框架,結局也是以前的結局,但節奏完全不是以前的樣子,讓人很有讀下去的欲望,甚至意猶未盡。
等我再次看過林一改過的故事的時候,他畢業證剛拿到手,也正在和出版社談《講個笑話給你聽,只是你不能哭》的后期。對他再次的稿子我只做了一個字的評價“好”,他回謝謝我依然能讀懂他。我說小說都定稿了,還不打算主動告訴我暗戀對象叫什么。他說寫完了這個故事,木子月和李月本來就是一個人,所以具體叫什么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然后我們約了晚上一起吃飯,他對我徹底敞開了心扉,說我們剛認識的那段時間正好是他最低谷時期,學校要忙著畢業,暗戀對象找到了男朋友,自己的小說又賣不出去。在那之前他一直以為只要努力,就可以靠能力為自己撐起一片天,但事實很多時候如果沒有認清風向,林一只是森林里的一棵小樹苗,隨時都可能被風折斷。 ? 我開玩笑逗他,“我們是什么關系,你怎么對我這么掏心。”他笑而不語,然后遞了一份一年前我同樣簽過的合同給我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