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見與歧視
我是一個本科學工科,研究生學習心理學,擁有高中政治教師資格證的政治老師。很復雜對不對,高中畢業選擇了不合適的專業,所以一路才走的這么坎坷。從小就一直懷揣教師之夢的我,選擇考取政治的教師資格證,是因為當時的我認為與其他科目相比,這是比較簡單易學易考取的科目,你也是這樣認為的對不對?!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對政治都有一些偏見,比如說,當跟朋友抱怨學生不好好學習我的課,朋友會說:政治考試之前背一背就行。
當陌生人聽說我是教政治的,會說:哦,讀書的時候最不愿意學的就是政治,枯燥無聊。或者會說:政治啊,不就是歌功頌德嗎,誰還會相信啊。
如果說,作為教育事業的外行人,你這樣認為的話還情有可原,畢竟不在這個行業,不了解情況。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們曾經的一位校長說,像政治這樣的科目,背背就可以,好像無論是誰都可以教的了政治!
所以,我們對政治課的認識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帶有偏見與歧視。當然如果是沒有工作的我,也會這樣認為。哲學上講,任何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我們的時代在變化,我們國家的高中政治課也在變化,不要總是用老眼光看問題。
二、為什么會有偏見
1、老百姓對政府失望,某些地方政府的出爾反爾,使得人們已經不太相信政府,表現為現在的高中生也就不太相信政治課本所講的內容。
2、過去的政治課內容理論性太強,采用的授課方式過于單一和枯燥,導致學生不愛學。
三、新變化
那么我們現在的課程內容出現了什么可喜的變化呢?高中政治課現在有四本必修。
1、經濟生活,主要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內容,使學生對經濟學有所了解。
2、政治生活,讓學生了解我們國家的政治體制,明白政府、人大、黨各自的職能。
3、文化生活與哲學,主要講馬克思主義哲學,使學生學會處理問題的方法。
四、為什么要學好政治
現在很多學生以及家長都太輕視政治,其實學好它,對個人的成長大有裨益。
首先,如果學文科的話,學好政治,學生可以考個好大學;
其次,進入大學,學生會發現,還是要學政治,這是一門公共課;畢業后,若是要考研,無論考什么專業,都必須考政治。所以從升學的角度來講,學好政治很重要。
最后,如果大學畢業要找工作,比如要考公務員、事業編,甚至想去比較好的公司,都需要政治知識,所以為了個人的前途,也要學好這門課程,重視這門課程。
五、快樂學習
現在,我們的政治課堂變得越來越有趣,究竟有什么辦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和主體性呢?
1、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技術。利用課件,呈現豐富多彩的圖片、視頻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其不再枯燥無味。
2、聯系時事政治。新聞在人們的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打開電視就會有新聞欄目,將新聞中可用的事件與高中政治相聯系,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時復雜的知識簡單化。
3、教師的語言要有趣,便于學生理解。這是非常考驗教師功底的,如果一個老師做不到口燦蓮花,那也要讓自己的語言生動有趣,學生才會喜歡政治課。
4、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作用。在課堂中引入探究式教學,由案例設計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創設活躍的課堂氣氛,而且,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自己生成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我想告訴大家,我教政治,我很驕傲,也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