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意外,也很興奮,在來簡書的第10天有了另一個身份。
凌晨2點36分,我作為散文專題小編工作結束的第一天。
晚上時間一到,我如約坐在書桌前,擼起袖子準備大干一晚。盡管我的同事已經非常貼心地處理了很多稿件,盡量給我減輕負擔,但是大家的投稿真的還是挺多的,簡直像雪花一樣一封封地飄進來。
我擼著袖子,一篇篇地打開文章,同往日一樣翻看、瀏覽,又不同往日,好像突然間掌握了一項重要的生殺大權。像我一樣心心念念的投出去的文章,現在從世界的各個角落來到了我這里。雖然文章很多,但是我絲毫不敢大意。因為我深知,每一個被拒的稿子都是一個個親手碼上的文字,真的像自己的孩子。
專題是散文,所以來稿大概可以分為幾大類。雖然同一個話題,但是春秋筆法,不分伯仲。
比如,以“死亡”為話題,有的是在紀念去世的親人,念未盡的情意,有的則倍感生者須更加珍惜,也有的希望自己能夠正確疏導心理,扛過最難的關,從此再不怕任何困難。
比如,以“回憶”為線索,回憶童年的種種樂趣,回憶剛剛過去的春節,還有那個溫暖的家鄉,回憶那些年、那些人、那些走過的路、那些遇到的人和聽到的故事。
比如,以“寫景”行文,有翹了課說走就走的姑娘走遍大江南北,有游遍孤山梅林的歸人看日斜樹影月黃昏,有悉心侍弄花花草草的女人思念故鄉一草一木難言之美。
比如,以“愛情”為主題,寫刻骨銘心的愛戀,寫該殺千刀的渣男,寫純凈美好的初戀。
......
我緊張又忙碌地看著,仔細斟酌又小心翼翼地審著。突然間就在這種忙碌里,感覺到一種莫名的幸福。這么多素不相識的人,在這一刻,因為文字我們有了交集。而且看散文這個工作,本身于我而言就是及其幸福與滿足的事情。更有趣的是,我發現居然還有不止一個人分享“趣文”,比如怎么成為一個麻將高手,打牌不輸的人都是怎樣的。
這個夜晚,不能熬夜的我居然一點都不困。讀生死的話題,我會被那些最柔軟的文字深深地打動;讀到別人的故事,我也會有強烈的共鳴;讀美景如臨其中,讀趣文笑出了聲。
后半夜的時候,來稿就少一些了。看到評論趙雷的文章,我也來了興致,索性打開音樂,慢慢地看著,甚至是那些有明顯不符合要求的文章,我也會點開看看,然后回復“請繼續加油”。
今天是我成為簡書小編的第一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 ? ? 文字,讓素不相識的人有了交集
我個人也在做自媒體分享,比如微信公眾號和入駐其他網站,但是從未像今晚這樣有深切地感觸:文字的力量之大(或許是因為我的平臺里瀏覽與互動有限)。
我第一次這么強烈地感覺到,原來這么多人每天都在用文字表述自己的內心,原來文字可以承載這么多東西,原來我不是一個人,也不是成百上千人,而是千千萬萬,數不盡的......
我以為我是個很矯情的人,有的時候大腦會不受控制地想來想去。讀大家的文章,我發現好像很多人都是啊。去診所看病,然后想到所有人都有不如意之處,想到總有煩惱是我們避免不掉的,想到人的無奈和局限,想到......
感謝這個平臺,讓我有機會遇到這么多人,看到這么多他們寫給自己的、寫給他人的文字。
? ? ? ? ? ? 有情懷的地方,就有散文
這幾天有很多人都在投征文的稿子,有個話題是“你眼中的散文”,我也想寫來著,想了很久不知道該怎么寫。今天晚上看大家的稿子,豁然覺得:有情懷的地方,就有散文。
詩不是散文,散文是詩;畫不是散文,散文是畫。
散文是心里的波動,是抬眼的明媚,是惆悵的嘆息,是徹悟的思考。
有人說,散文是無病呻吟。可我覺得,散文或許沒有小說的情節,也可以沒有詩歌的韻律,但是只要你有情懷,只要你用筆把它寫下來,就是最好的散文。
? ? ? ? 紅酒要一飲而盡,雞湯也要干
今天晚上,我看了很多勵志的故事。
從小鎮里走出來的孩子,在大城市里拼搏的青年,在30歲邊緣略有焦慮仍奮進的女人,有工作有家庭不愿就此日復一日、三點一線的寶媽......
每一個人都有不如意,但所有人都在努力。不僅在努力,還在用文字記錄痕跡。這些有故事的簡友,堅持用文章鼓勵自己的簡友,你們熬的雞湯簡直讓我亢奮啊,都不想睡了。
? ? ? ?多了一個身份,多的不僅是責任
以前都是把文章投給別人,第一次接收別人的文章。除了認真看之外,只要時間不是特別緊,我都簡單回復一句“請繼續加油”。我知道受到拒稿的那一瞬間,心情還是蠻失落的,如果連續被拒,說崩潰一點都不過分。那感覺就像自己用心做了一大桌飯菜,居然沒有一個人來嘗,真的就沒人識貨嗎?
有一些簡友會在受到我的拒稿之后,回復“謝謝”,讓我覺得好溫暖。后來不忙的時候,我也和被拒稿的朋友簡單地聊一聊主要的問題。我也是剛剛開始在簡書寫東西,沒有誰指導誰,一起摸索、一起成長。
遇到你們,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