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打卡閱讀《金字塔原理》第六章,第二種邏輯順序——結構順序。
所謂結構順序,就是當你使用示意圖、地圖、圖畫或照片想象某事物時的順序,如組織結構圖、關鍵成功要素示意圖等。
1、地圖觀測。
在室外,打開百度地圖進行步行導航時,第一件事是輸入你想到達的目的地,然后根據導航顯示出來的路徑,進一步從上到下,順時針看一看大致會經過哪些地方,這樣一個觀察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空間結構順序。
2、部門/產品結構劃分。
以前在車企上班,與大多數人想象中的出入汽車裝配車間,生活在“車的海洋里”,稍有不同,實際上汽車的生產是相當復雜的一個過程,首先我們會根據汽車上不同的功能部件,劃分出不同的部門,比如整車研發部門、整車裝配、發動機系統、智能電子部件系統等。每個部門再往下細分到方向盤、座椅、車鑰匙、車門、車把手、儀表盤、剎車片等。
所有這些大到發動機、小至螺絲釘,都必須有明確的生產分工,既不能少、也不能漏,否則任何一個有殘缺的產品,送到客戶手上,都是無法使用的。
這里就涉及到了結構順序中的兩大原則,各部分之間既必須相互獨立、具有排他性,也要完全窮盡、沒有遺漏!——既是對產品的要求,也是對部門劃分的要求。
3、關鍵成功要素劃分。
另外,一項重要應用——關鍵成功要素示意圖。比如,你現在打算租一間合適的房子,你首先要做的不是上網搜那里有房子可以租?而是,事先想一想,你將要租的這間房子,必須滿足你的哪些要求?像距離、采光、房間數量、是否合租、房租價格?都應該先列入考量范圍,并為它們的重要性分級,最后,拿著這張各方面因素都已經考慮周全的單子去找房間,才不會那么容易就被房東忽悠!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結構順序的解讀,也許在關鍵成功要素方面,還可以有更深入、廣泛的應用,但是鑒于本人還尚未有充足經驗,暫不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