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更新比早幾日稍晚一些。原因在于這個周末組織大學同宿舍的室友聚會。有個別同學自畢業后就沒見過面,這一回也還有3人缺席。我是召集者,定在杭州聚會。簡單但不失精心安排的行程、住宿和吃飯,一行5人過得很開心。下午三點,大家依依送別。)
小女孩來到學校,這個地方距離她家也就兩百來米,但此前并未有印象來過。學校座落在村子中央,從家里出發,要先經過那條噩夢中經常出現的大路,然后左拐直行,差不多百米后下一個細長狹窄的斜坡,就能看到學校的一整面高墻以及學校大門的輪廓了。正對著學校大門,是一條寬敞的泥路,像一個反字母C向前延伸出去。在字母C的懷抱里,即面向學校大門的右側,隔著一條一米來寬的小路就是一口約莫一二百平的池塘,池水清澈,偶有浮藻綠萍,經常有附近的居民在池塘邊搗衣浣洗。學校老師每天都有一個任務,提醒孩子們小心行路,避免落水。印象中,總還是有淘氣的孩子落入水中,不過池水并不太深,并沒發生太大安全事故。倒是她后來班上的一個小姑娘,跟著父親繼母生活,經常抱著一桶衣服到池塘里浣洗,不任寒冬酷暑。
究竟是怎樣找到自己要去的那間教室的,小女孩已經想不起來了。領導華叔叔家有一個大她兩歲的女兒霞,又開朗又能干,很可能是這位姐姐領著過來的。
走進學校大門后,印入眼簾的是寫有一句宣傳標語的木板墻,上面的內容年代久遠,早已不記得了,不過她還記得進門的右手面有一段木板樓梯,走上去似乎是教室,又似乎是年輕教師的宿舍。左手面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庭院,院子里平坦干凈,沒有多余的東西,一幫小學生會在課余時間在那兒跳方格(用粉筆劃出幾道線幾個方格,人在上面跳。第一輪的輸贏方式可以剪子包袱錘決定,也可以口頭約定。輸的后退一格,贏的前進一格,先到達頂格的獲勝)、跳繩或者其他活動。院子四周高約五十公分建有走廊,石板鋪就。有些石板因為走的人多了,中間斷裂,不是破一個洞,就是缺一個角。二年級那年,班上一位女生走過上面,被一根抬頭的鐵絲絆倒摔成骨折,不得不在家養病。
小女孩所在的一年級教室,在院子斜對角的里頭一間。她走進教室的時候,教室里已經坐了十幾二十個孩子。大部分孩子都老老實實坐在座位上,也有一些調皮的已經前前后后相互追逐嬉戲了。她怯生生地走進去,并不仔細看清所有的面孔。她順著第一排第二排桌椅中間的空道走進去,一直走到差不多最后一張空著的桌子,爬上去坐了下來。她好奇地打量著教室,發現教室一共擺了四排桌椅,每一排似乎有七八張桌子。教室的最前面是一黑板,黑板上干干凈凈的,沒有一個字。黑板前方擺放著一張講臺,比課桌要高出二三十公分。
沒過多久,門口走進來一位年輕女士,也就十六七歲的樣子。她徑自走了講臺,開始講話。原來,這位年輕的張姓女士和她哥哥同齡,初中畢業了,因為干爹是村長,就被安排進來當代課老師。后來,這位負責任、并且有上進心的老師不斷參加函授、學習終于轉正成為有編制的老師,教出了不少有出息的學生。村小學被關閉后,她被調到其他村子里當老師,后來又輾轉進了鎮上最好的實驗中心小學當語文老師,一輩子都是學生眼中的好老師。
張老師成了這班一年級新生的語文老師以及班主任,陪他們度過了最初的五年。那天入學典禮后沒多久,小女孩便被張老師拎出來,坐到了第一排。她的同桌,是一個大眼睛的、同樣干干凈凈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