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好像還在貧苦線上掙扎,吊兒郎當地讀《正面管教》讀不下去就去翻了《非暴力溝通》,一時還難進階到溫飽水平。不過正管里認真地傾聽、進而對情緒接納和非暴的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回頭跟著柚子的正管群開始了打卡練習。
昨天,群里的小伙伴用“我感覺...是因為...我需要...要是...就好了”句式成功解了心魔,我一直琢磨它的妙處,卻無從下手。隊友今天抱怨這周請假兩天幫我應付家事,并夸張描述每周如此,我騰地冒出委屈的圣火,車上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辯,當然無果。剛剛哄睡完,爬了群里的小樓,仔細想了今天的情形,又考慮到明天他需要繼續請假陪娃去海邊玩,有必要趕緊滅火。那不如借此運用一下這個句式,看看效果。
我給隊友發了兩條消息:
1、你覺得我占用你時間太多,是因為你最近太忙,分身乏術,又買了四本新書要盡快讀完。你需要大塊完整的時間,要是能完全擺脫家里的時間需求就好了。
2、我覺得自己疲憊,并沒有經常依賴你,是因為每天早起,放學后和哄睡三個重頭戲和洗衣做飯打掃都是我獨立完成的,我找不到你日常參與的點。我需要理解,信賴,安慰,如果你不能過多的投入到家庭中,可以理解我的付出也是足以欣慰的。
本以為他還要反駁,沒相當云淡風輕的發來一句 “客觀,主要是我做的不好”。
天哪,這番對話看似平淡,但是對于兩只同月同日生的大白羊來說,可是從來沒有的事兒!我們哪次不是針尖對麥芒啊,必須以把對方逼得啞口無言才罷休!更別提認同對方觀點,乃至舉旗投降了!
不能神化這個句式,但對我來說,真的是在這個句式的引導下第一次認真地進行換位思考,試圖去理解他的煩躁,體會他手里拿著幾本書急切卻沉不進去的心情,看他一邊搬東西一邊接同事電話時候迎接不暇的忙碌,等等。而在表達自己的時候,也是這個句式,讓我第一次拋棄了充滿委屈、抱怨、大而化之的表達,換以更為具體和真實的情形再現。
回頭看這兩句話,簡單,對我卻有著非凡的意義。我經常被情緒沖撞,這種狀態下語言總是帶有攻擊性的,我希望嘴里說出的話像槍像劍像戟,最好能一劍封喉,讓你慘敗認輸。現在我知道了負面情緒的產生是因為有未被滿足的需求,那么,我愿意去傾聽,仔細探查我和他的需求。運用這個工具并不難,難的是是否愿意去做,尋求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