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才算是最具挑戰的事情?不同的人對挑戰的定義不同吧,對我來說,勇敢嘗試害怕的事情,就算是一種自我挑戰。永遠去做害怕的事情,這句話拯救了曾經自卑膽小懦弱的我。
從小學三年級起,我就開始發胖,雖然不是特別夸張的那種,但是跟同齡的女孩子相比自己就是個小胖子啊,其他女孩子穿著漂亮的裙子,小背心,而自己卻總是穿著長袖長褲,就為了遮住這些多余的肉肉,好幾次出遠門都被小姨嘲笑:”別的小孩子穿得那么漂亮,你天天穿個長袖長褲,真是個土包子。“每次一聽到這些嘲笑,幼小的心靈深受打擊,傷心得躲在屋子里不愿意出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敏感多疑的性格,不敢跟陌生人交流,害怕在公眾場合說話,總之就是大人們眼里那種不討喜的小孩。
在外面跟朋友我就玩得很瘋狂,一回家就跟自閉癥小孩一樣,不愿意說話,躲在屋子里靜靜的看書。永遠去做害怕的事情,這是在一本臺灣作家(忘記名字了)寫的書里看到的,這句話對當時那個擔心受怕的小孩來說,就像一道圣旨,給極力想要掙脫當下這種不安害怕的我,指明了方向,反正也沒其他的出路,不懂也不敢求助于誰,那就去做害怕的事情,然后害怕就會消失。
要邁出第一步,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的,而且這一步我走了十幾年······
我是那種上臺說話腿都會發抖的人,而如今能在任何一種場合說話都不帶怯場的;
小時候因為害怕交流,家里來客人我連飯都不敢吃就跑出家門,現在都是我主動跟別人打招呼,變得熱情好客。再到后來,我敢開口跟異性表白了,雖然失敗告終,但對我來說卻是極大的突破;我敢一個人背包去旅行了,一個人在凌晨三四點的火車站睡覺,一個人去住膠囊旅館,進去后發現女生間只有我一人;還敢用蹩腳的英語出國自由行,記得一下車開口就飆英文,著實把自己都嚇一跳,忍不住感嘆我英語啥時候這么6了,反而旁邊那個英語專業的同伴,支支吾吾半天開不了口。很多時候,勇敢去嘗試真的比任何一種方法都管用得多,我也沒想到這個小時候有輕微自閉癥,連跟陌生人交流都會逃避的小女孩,如今可以大膽的表達,勇敢的去追求想要的生活。
由于消極自卑的心態,我們容易自我設限,在面對問題時總是設想最壞的結果,還沒開始就打擊自信,從而習慣性逃避。其實很多我們害怕的事情,到頭來都沒有發生,很多擔憂是沒有必要的,但是這些擔憂卻阻礙了我們突破自我,勇敢前進的腳步。
行動是克服害怕的唯一方法,永遠充滿自信的人,才敢于不斷挑戰人生,如果說人生最具挑戰的事情是哪一件?對我來說,永遠是下一件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