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今執政者的罪大惡極是仍然在犧牲農村一代又一代的人,為經濟建設輸出廉價勞力。蕓蕓眾生做牛做馬換來的巨大的經濟紅利,惠及民生的僅占皮毛,還要無恥地偽造下基尼系數。喊了多少年的轉型口號,不見行動,城市和農村兩頭的生存環境都不見好。只是相比之下,為農村群體——流動人口和留守人口——發聲的實在太少了,除非發生超乎想象的慘案,才會激起一時漣漪。主流媒體做做樣子、點到即止,自媒體中偶有良心佳作一鳴驚人流傳網絡也會迅速被禁。時代對農村是殘酷的,盛世螻蟻無人問津,圈外的看客們永遠不可能體會,還要大放厥詞,諷刺、踐踏這些弱勢群體來獲得優越感。似乎這些群體世世代代就應該安分地接受自己的命運,還能博得些看客們的同情;一旦背井離鄉走進大城市掙命就成了制造混亂的罪魁禍首。占總體一半人口的農村群體,有多少豐富鮮明的個體,只是在匱乏的信息和有限的認知里,這些有血有肉、有淚有笑的個體通通被符號化,安分愚昧無知淳樸,又或是野蠻粗俗。高手在民間,良心在民間,只是萬馬齊喑,四顧茫然。優勢處境中的人無心變革,困苦處境中的人無力變革,一片和諧的假象下,各自相安無事。等到人至中年,誰也不會再去憤怒,也深知再也無力去改變什么,紛紛朝著”圓滿成功“的普世價值去較勁,做足樣子。而那些被時代舍棄的個體,終究隨他們的熱望、他們顛沛勞苦的一生,一同風化在時代的車輪下,仿佛從來不曾來過這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