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木菁華小區業主意見征集統計結果
首先感謝各位熱心鄰居的參與和積極的意見反饋,根據調查結果,平均每份問卷占用了大家4分22秒的填寫時間,本次意見征集,前后持續8天,截止17-08-15 23:04的最后一份問卷反饋,合計參與的共有208位鄰居,前后持續近一周時間,合計占用大家14.9個小時,合計的總時間可供動車在福州和廈門間跑將3個來回。
由于條件制約與能力所限,意見征集的過程無法覆蓋所有水木居民,也無法對業主身份一一核實,數據源頭上無法保證樣本百分之一百的準確性,統計的結果,也僅供各位小區居民作為參考,請大家理解。
本次的統計結果,從數據樣本來源上100%遵循居民的真實反饋,相關數據(對手機號、樓號等信息已做了脫敏處理)公開發布在https://fanqier.com/query/qdvvq7(密碼:smth),有興趣的居民可自行查閱。
調查的進展情況如下:
接下來說重點,看看統計的詳細情況:
相信通過以上可視化的調查結果,能夠比較清晰的反饋了參與調查居民的總體訴求,如何決策、如何改進,寄希望于各位居民能多參與業委會的工作,攜起手來,一同改善。
說點其他的吧
除了比較直接的調查結果外,談談埋藏在數據之下的很多有趣現象,和各位居民分享
1、居民參加集體公共事務決策、投入公共事務建設的的積極性不夠高。
從調查進展上看,意見反饋表的反饋率/閱讀率,大約為50%,也就是說,可能有接近一半的居民,看了調查表,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進行反饋。
2、居民對小區現有狀態下的居住滿意度極低。
總體滿意度為6.73%,這是個什么概念呢,給一個參考數值:根據蓋洛普自1979年開始統計美國人對國政滿意度進行的調查,歷史平均值為37%。也就是說,由于社會的復雜性和人類社會對欲望最求的天性,在滿意度調查上往往是很難取得很好的成績的,但在國政滿意度這種復雜模型下,仍然可達到37%左右。
3、年齡段與社交圈對訴求與關注點有很大影響。
從物業費調整(假設)、停車費調整(假設)等問題與年齡的維度關系看,不同的年齡段對同一問題的看法,是有所區別的,如圖,隨著年齡的增長,支持率逐漸降低,由于50以上的樣本數量偏小,又出現了翹尾現象。
4、在針對關鍵性問題的認識上,水木菁華的居民能夠取得普遍共識(遠超半數),但反對者是一定有的。
從幾個大的問題的反饋上看,在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小區品質的前提下,總體的支持率在65%~72%之間,大部分的居民是支持的,也有部分居民不支持,同時也有很多居民填寫了“其它”,希望能夠在做決策之前,獲得更多公開的說明與解釋。
5、小區的熱心業主有很多,大家還是愿意投入美好小區建設的。
有73位居民留下了聯系方式,表示在業委會需要的時候,可以與他/她們取得聯系,并站出來提供協助,包括某位熱心的銀行行長,還特別留言----“需要幫助,可以聯系我”,類似的還有很多。
6、花集體的錢容易,掏個人的腰包難。
這也是一個比較實際和現實的問題,在動用物業基金改善安防上的問題上,獲得了95.19%的支持,但在其他幾項可能因此增加家庭開支的問題上,支持率在65%~72%。
幾個最:
1、活躍居民最多的樓棟
5號樓,共有28位居民,參與了本次反饋
2、熱心居民最多的樓棟
9號樓,共有9位居民留下了聯系方式,表示愿意貢獻力量
調查后記
同一個小區,大家對問題的感知不同、利益不同、年齡不同,定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但在關乎小區滿意度的幾個核心指標上,清晰的看到水木的居民的呼聲很高,想法很多,想做的事情很多。但真實在執行的時候,需要解決流程合規的問題、資金的問題,面對缺少足夠的、專業的力量來落地事件的困難,遇到出現有反對者、無理取鬧者的阻力,每一件都是檻。
正因如此,牽頭者難展開工作,展開了就碰到困難,在某些重大問題的處理上,要執行下去,必然只能滿足大多數群體的利益,無法滿足、甚至可能影響小部分群體的利益。做還是不做,對作為牽頭者的業委會來說,需要突破重重障礙,取得居民最廣泛的支持。盡快順利成立第三屆業委會,是一切事情能夠展開的基石。
好的居住環境能給業主自身帶來的兩個利益:
短期看:獲得更安全、健康、富有人文的社區環境,這是花錢買不到的
長期看:小區房價的增值,增值,增值,你懂得。
結束
再次感謝大家的熱情反饋。其實,在小區建設和參與、支持業委會工作上,大家反饋的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沒有時間,而正如調查本身所見證的過程一樣,每個人都貢獻4分多鐘,合起來就是接近15個小時,水木菁華的力量,應該是很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