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這本書時,第一反應是我應該學習這些富有理性與邏輯性的思考方式,比常人在決斷時更加清醒;然而,當我想到我的用戶們,他們中的大多數依舊像此刻的我們一樣,處于非理性、非邏輯化的習慣中,卻將依舊安然而舒適地度過此生。有如一種不愿喚醒沉睡嬰兒的心情,作為產品經理,我愿為他們守護這份怡然自得,并利用人類頭腦的習慣性規律,讓他們愛上我們的產品。
秉持著這種心情,我將以應用和實踐的角度思考這本書帶給我的東西。目前我計劃從用戶或產品的角度去分析,偏誤會帶給我們決策和做事失誤,第一個方面是如何去避開這些不利因素、讓我們的產品更受人喜愛?第二個方面是如何將這些偏誤合理應用到某些地方,可以給我們帶來好處?
現成偏誤
像書中說到的期權定價模型、唯一的卻是錯誤的地圖、呈現的數據這類東西,僅僅因為以有形的、現成的形式存在著而被信手拈來,甚至當成最后一根稻草。而那些沒有被直接呈現出來、卻更加接近真理的東西,像宏微觀環境的分析、方向感的判斷、數據之外的戰略決策,卻由于需要消耗人的精力去尋找和分析,而被舍棄或是忽略。
這種現成偏誤,作者提出的應對方法是:與跟你想法不同的人合作,跟那些與你擁有截然不同經驗的人合作,因為你獨資戰勝不了現成偏誤。進一步的推測,有時候每個人由于不一樣的感受面,不一樣的思維方式,面對同一個情景,從容易程度上,容易get到點完全不同。像某個人分享一個presentation,觀眾最后對他的評價,注重知識型的人可能從專業知識的角度分析,注重效果型的人可能從展示的形式上去點評,注重感受型的人可能從分享者舉的一個生活案例去發表感觸;另一個角度上,現實中還有很多不容易get到的點,比如內容的邏輯性、推論的正確性、分析的深入型,這些想必要錄下來反復看幾遍才容易看出來,因為這些不夠“現成”。
于是,落實到產品的設計上,我們要給用戶“現成”的美味,因為用戶并沒有太多時間來反復咀嚼。直觀、舒適的界面,把經常使用的按鍵放在易于拿到的地方,比根據條條框框、嚴密邏輯分類的下拉菜單更能受到用戶的青睞。
“在好轉之前會先惡化”的陷阱
醫生告知,吃完藥之后,你在好轉之前會惡化;咨詢顧問告知,糾正問題后不能一蹴而就,業績好轉之前會下滑。這個伎倆的絕妙之處在于,事態好轉則可以歸功于努力,如果惡化也是發展的規律。而將此預言點破的玄機在于,這個惡化時間會是持續多久?程度多嚴重?心里該有一把警鐘:去看措施是否真的有效。“請你望著里程碑,而不是望著天空。”里程碑正如具體的指標,如果指標明確便可以量化檢測措施的有效性。
很多應用帶來這類陷阱,如已經卡機鼠標卻跟著一直在流沙的漏斗、網速不好正在加載的無限循環指針,這種不被明確時間的等待指令正如把用戶的期待指向天空,好在如今我們開圖時有了倒計時的圓盤,讓我們有了漸進里程碑的快感。
故事偏誤
在開始科學思維之前,人們現實通過故事解釋世界的。故事偏誤是指:用故事扭曲和簡化現實,它們排斥不合適編進故事的一切。人們喜歡聽故事,不喜歡聽抽象事實。經典的例子,哪個故事會讓人更容易記住呢?故事一:國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故事二:國王死了,隨后王后傷心死去。故事二是帶著情感聯系的,不是冷冰冰的事實報道。同理,講述一則故事的廣告,比理性地羅列產品優點的廣告效果更好。我們將一切炮制成有“意義”的故事。像HR可能更相信你通過故事所表述出的自身優點。
然而,人們常常因為不重要的故事情節,重要方面被忽視,甚至扭曲真相。應對方法:拆解故事,問問自己這些故事隱藏什么?用無關聯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會吃驚。這也是HR應對你生動故事的方式,去拆解和了解你思考的方式、做事的動機、支撐的價值觀、隱藏的性格。
作為產品,也可以帶給用戶故事般的體驗。創造情景,把用戶塑造成故事情節里的人物,是營銷中慣用的手法。像天貓上某衣服店,利用節日營銷,將界面營造成一種浪漫、個性化的盛宴,每個模特都宛如宴會上的公主,每個擁有同樣心情的客戶想必都很容易被這種場景給吸引住,自然而然地去融入這種場景,這種角色,最后,理所應當地去購買所需的裝備了。
---------------------------------------------------------------------------------------------------------------------------------
幸存偏誤
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不容易看到失敗,你會系統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
成功學為我們講述的不一定是成功者的自傳,甚至可能是成功要素的杜撰,成功要素在無數失敗的案例中也同樣出現。我們要認清真相的做法就是去多看看,那些曾經大有希望的項目、投資、事業的葬身之地。
游泳選手身材錯覺
混淆標準和結果。很對廣告利用這種錯覺來刺激消費者的需求。成功自助圖書多是快樂傾向的人寫的,很可能只對小概率的人有用。
過度自信效應
高估學識和預測能力。如果沒有過度自信,工作的積極性沒有那么高。
從眾心理
人類遺傳學告訴我們跟著更多人跑完再追溯原因更容易讓我們從獅子口中逃脫。廣告中出現你我都這樣的字眼會讓更多人因從眾心理而買。請記住即使很多人說是對的想法不一定是對的。
確認偏誤
人類擅長過濾新信息使現有解釋成立。換位思考能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人只想證明自己的理論是對的,而清醒認識真相的人是去尋找反駁的證據來驗證真正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