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ce
昨天做了關于“你認為財富增長靠什么?(多選)”的調查問卷,實際參與填寫18人,具體結果如下:
占比最多的為投資所得17%;
第二為工資收入和財產繼承并列13%;
而排名第三的保守理財、節省開支、風險控制、另類投資、投機所得、自由職業均為8%;
最后自主創業、非法收入為4%,占比最少;
我們在進行調查數據分析前,首先說明一下樣本:
參與調查18人,
性別占比:女性10人,男士8人
學歷水平:專科8人,本科7人,研究生及以上3人
從事職業:保險行業4人,基金行業4人,內勤人員4人,IT行業3人,自由職業者2人,自主創業1人
年齡階段:20-25歲 2人,25-30歲 3人,30-35歲 5人,35歲-40歲 5人,40歲以上3人
對我有好感的15人,對我非常有好感的3人,^ _ ^
其實從參與人群情況基本可以看出來我朋友圈基本情況了,不得不說大數據的可怕之處
好了,那么下面開始分析調查結果:
占比最多的,是投資,占比到17%,說實話,這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貨幣貶值的速度和物價水平、房價上漲的速度,錢不夠花啊;
好看的衣服、包包又那么多,經常想旅游,錢不夠花啊;
養老金不足、孩子要上學、二胎放開,錢不夠花啊;
種種的需求或者現狀,都導向了一個問題,就是錢不夠花,那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多掙錢,
不得不說,這些首選投資的朋友還是很積極的,很主動的。
占比第二的,工資收入和財產繼承
非營銷出身的我,也非常理解普通的人的痛,也就是想投資,但是不敢投資,不會投資!
但是需求和現狀有是相似的,
所以,與其說冒風險投資,還不如將希望寄托在職場發展和家里拆遷
更加為穩妥,而且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而不用去接觸陌生而又陰晴不定的投資
占比第三的,保守理財、節省開支、風險控制、另類投資、投機所得、自由職業
從這些詞我們可以看出來,他們有一個共性,就是都“可有可無”?
我的錢可以不存銀行,都去投資,或者都放在家里;
我不省錢,月光,甚至透支消費;
我不怕風險,我命好身體好;
我不懂古玩玉器,10塊錢的串帶著玩,投資算了吧;
彩票之類的,路過可以買一個,機選10塊錢的。
但是這些詞條真的都可有可無嗎?或者說可以并列么?
最后的是自主創業和非法所得
盡管因為調查群體的原因,只有一個是自主創業人,但我現在擔心是否是他選擇了此選項
現在的時代是全民創新,萬眾創業,但實際上自主創業的難度和可實現性有多大呢?
看著樓下一年轉手裝修4次的飯店,我感覺,或許他比不上非法所得的風險的,但是風險要比一般投資大的多;
最后總結一下吧,
首先給大家兩個公式:
掙錢——花錢 ?= ?省錢 ? ? ? ? 省錢——護錢=投錢 ? ? ?投錢~掙錢
很簡單,相信大家比較容易看明白。
那么,這兩個公式的關鍵點,是“省錢”和“投錢”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這是人在不同階段的財富增長的關鍵點。
財富累積的初期,只能靠工資收入進行財富累積,那么累計的速度快慢,主要取決于省錢的效果;
當通過省錢累計一定的資金后,就要考試通過投資進行資金的變相累計,當然,這里面我還加了一個“護錢”,畢竟我們不能all in
萬一投資失敗了呢,所以,要選擇比例進行投資;
當我們的投資收入與工資收入越來越接近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離財務自由越來越近的時候。
還有一句話送個大家:投資適合每個人,但是每個人都在做;投機不適合每個人,但是都可以試一下
財富增長到底靠什么?相信結合調查問卷和結合我的分析能大家一個參考,在財富增長的道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