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心中揚眉吐氣的好姑娘

ONE

小C轉學了,到了一個新的班集體,無論是課程進度還是人際關系,她很是不適應,尤其還得面對一個有事沒事就愛欺負她的頑皮的男生。現在想想,那男生對誰都擺出一副兇巴巴的樣子,只不過當時太小心謹慎地做自己,甚少觀察周邊罷了。

于是她每天怯生生地上學放學,少言寡語,不茍言笑,如果哪天那個男生忘了欺負自己,那她一定在心里燒高香,覺得自己上輩子積德了。

壓抑的日子持續了幾個月,直到有一天那個男生唆使另一個男生卸下了小C自行車的腳蹬子。她推著沒有腳蹬子的自行車回家,哭著說再也不想上學了。

母親并沒有過多安慰她,只是告訴她凡事要多從自身找原因,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她壓抑了幾個月的怒火終于迸發出來,下午上課前沖到那男生的座位上,用吃奶的勁兒揪著耳朵把他提起來,用最高分貝的音量將班長吼來。

于是,她推著殘缺的自行車走在前面,怯懦的班長和已然蒙圈的男生跟在后面,她沖進班主任的辦公室,將自行車往地上一摔,不等班主任詢問,便用噼里啪啦猶如小鋼炮的語言,描述了自己這幾個月所受的精神折磨。

那個男生老實了,從此他對小C客客氣氣,與其他同學也和睦相處。

有著文靜內向外表的小C,從此不得不讓老師和同學們重新定位。

事后,同桌有點鄙視地說:“就知道告老師,算什么本事?”、她頭也不抬地回話:“既然我打不過他,那么我受了欺負為什么不能告老師?”


TWO

小D有個芭比娃娃,配套的裝備是一雙枚紅色的高跟鞋,她滿心歡喜,不僅是因為高跟鞋配得上她漂亮的芭比,更多是因為枚紅色與高跟鞋這兩種集浪漫與優雅、溫柔與知性、甜蜜與成熟為一體的元素,仿佛能代表整個女性世界,完整地滿足了她對成年以后女性所有美好的憧憬。

但是表妹沒理由地非要得到其中一只,她解釋了無數次這是一雙,要給芭比穿方能體現其價值。她年齡尚小,表妹更是四六不開,哭著喊著非要其中一只。一親戚看不下去了,問她:“高跟鞋有幾只?

她說兩只。

那親戚說:“那就給妹妹一只。”

迫于大人的威懾力,她噘著嘴給了表妹一只,表妹不僅沒有對她道謝,而且還把高跟鞋弄丟了。

成年后,直到現在小D都想不明白,為什么就因為她有兩只高跟鞋,為什么就因為她是姐姐,她就必須聽那個親戚的話,給表妹一只,而且,表妹不用說謝謝,理所當然地玩丟了也不用道歉。

THREE

小E的父母想帶小E去參加朋友聚會,理由是朋友們都帶著孩子,并且小E與兩對夫婦家的兩個小朋友X與Y還互相認識。

表面上看,多好的增進友誼的機會,特別是在青春期這個不愿與父母談心卻極度需要朋友來傾訴的階段。

可小E心里仍在猶豫。

她想起了上個月的聚會。她想請教請教物理輔導書哪本好,而X和Y卻八卦二舅媽最近又買了什么減肥藥;她想安靜地聊會天,而X和Y卻熱衷于與大人搶麥克風;她找借口去沙發上睡覺,而X和Y卻把她叫醒,因為她們打算偷媽媽包里的口紅到衛生間抹,需要一個放哨的……

她對X與Y沒有任何成見,只是,人與人是不同的,蘋果怎么能嫁接到桃子樹上。

于是這次,她鼓起勇氣對父母說:“我不想去,我和她們玩不到一起。”

父母雖然理解,但還是略帶惋惜地走了,留了些錢讓她中午自己吃飯。

她一個人在家里,突擊了一會兒假期作業,吃著最喜歡吃的冰激凌看了兩集電視劇,躺著看了會小說順便睡了個午覺,在陽光里為飛落在窗前的小鳥撒了把金黃色的小米。

然后出發去好友家玩,在路上她哼著歌,心想青春真好。

FOUR

很遺憾,三個故事中,那個最慫的是我。

已經成為母親的我,有一次看《金星脫口秀》,金星談論起兒子遭受校園暴力的話題時,突然有些不搭界的,想到了童年時那雙芭比沒有穿上的玫粉色的高跟鞋。是的,至今我都想不明白,憑什么因為我有一對兒,就要無條件讓出一只,并且別人不用和我說謝謝,弄丟了也因為年齡的優勢而那么理所當然。

現在想想,童年的我并不計較那幾塊錢的玩具鞋,我計較的是我的行為和感受沒有得到尊重。

也是,你習慣了委曲求全,憑什么還奢望別人尊重你的感受。

好在脫口秀最后,金星無比堅定說了一句話:“當遇到校園暴力時,不要退縮,有必要就,打,回,去!”

聽得心里那個暢快淋漓。

所以我想我以后會教育我的孩子領會一個老祖宗傳下來的最簡單的道理: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聽起來,像是要教壞孩子,對吧?

誠然,在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上,還是主張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自己可以承受的底線。我只是想告訴自己的孩子,無論童年時受了委屈,少年時被人冤枉,成年后遭遇不公正待遇,都不必時時為了別人眼中的光環,而犧牲自己的快樂,也不必事事為了別人心中的形象,而放棄自己的感受。毫無原則的寬恕,毫無底線的退讓,非但不會如你所想構建出和諧的環境,反而會讓自己陷入尷尬的進退兩難的局面。

說白了,做自己要趁早,切莫徒裝圣人。


前段時間,我去物業辦事,那天人很多,排著長隊,臨近中午,焦躁的情緒在蔓延。一個55歲左右的中年婦女往我前面插隊,聲稱自己老頭子就排在我前面,他去廁所了,自己來替他排隊。

如果她真的有急事,或者有特殊情況等不起這漫漫長隊,那么我樂意先人后己尊老愛幼的美德讓給她,因為有些條件下,學會成全別人也是一種自我修煉。

但是我排隊排了半個多小時了,至始至終就沒見過什么老頭子,我前面一直是一位衣著時髦的年輕后生。

中年婦女依舊咬定老頭子去廁所了,要插隊。

我說前后鄰居給我做個證,我和這位阿姨一起去廁所把老頭子找出來。

中年婦女啞口無言,悻悻地走了。

回家和我媽講,我媽說:“以后和中老年人,就別計較了,畢竟你自己家里也有老人。”

我說:“難道老人就應該胡說八道,無理地插隊嗎?”

我媽不吱聲,進屋睡覺去了。

也許不久,我的孩子也會擁有自己的芭比娃娃和全套的裝備,那么我會告訴我的孩子,可以將那一只玫粉色高跟鞋分享給其他小朋友,但前提條件是對方會禮貌地說:“謝謝。”

如果對方或者對方的大人不懂得這一點,那就對他們說:“再見,不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