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肉-高小賤的日常

? ? ? ? ? ? 挖掘人內心深處非理性的直覺

? ? ? ? ? ? ? ? ? ? ? ? ? ? ? ? ? ? ? ? ?——談意大利導演費里尼作品《八部半》

? ?電影《八部半》在電影史上的地位很高,其重要的是電影本身影響了之后的一些或者一代導演,也更是這些導演心中的《圣經》。費德里克.費里尼也成為歐洲現代電影特立獨行的一個代表。

?《八部半》可以說是有意識流電影特質的電影。電影棄用傳統的戲劇化電影模式,注重表現人的非理性的,潛意識的,直覺性的活動,注重剖析人物的內心深處。就像是人的夢境一樣,意識流電影的邏輯性和故事性沒有那么強,所以呈現在銀幕上會顯得比較晦澀難懂。就像是《八部半》中,在電影進行了接近半小時的放映后,觀眾依然沒能明白費里尼導演想要表述什么。但是有一點是極為明確的,意識流電影中人物內心的直接展現和刻畫是深刻的。在很多“假意識流”電影中,這一點是看不到的,他們往往只是習得意識流電影的簡單外表,最后東施效顰,還要大談自己的“意識流電影”。這樣的片子以在電影學院大學生影展上的作品為最,記憶深刻的有一部電影叫《木蘭從軍》的,用皮鞋代替人進行故事,讓大家摸不著頭腦,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深化人物內心,當然,這部小片連人都沒有。

沒有故事性,要有故事線

《八部半》這部電影很難說有什么故事性,所講述的無非是一個導演在不斷的籌備自己電影拍攝的日常,中間穿插這導演個人的意想和幻境。但是,就算是沒有故事性的電影,也要有自己的故事邏輯,不然電影很難往下發展。也就是說在晦澀難懂的意識流電影也不能擺脫電影講故事的任務,只不過像《八部半》這樣的意識流電影更加的注重外延人物的內心的活動。但是如果沒有故事作為依托,沒有沒在的沖突和矛盾去激化人物的內心,想要展現人物的內心就會十分的突兀,由此電影講故事的本質尤為凸顯。

內省與直覺

? ?導演費里尼運用意識流特點是強調直覺。他不但受存在主義與弗洛伊德學說影響,也受哲學家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影響,他們認為,在人的意識中直覺最重要。沒有直覺認識也就沒有邏輯認識;沒有邏輯認識卻照樣有直覺認識。所以他們極端強調直覺,反對任何理性加工,鼓勵創作“內省作品”。費里尼的《八部半》正是強調直覺的“內省影片”的典型。它描述了一個名叫吉多的電影導演在籌拍一部影片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頓與危機。這位導演準備拍一部表現人類末日的新影片。為此,他來到了溫泉療養院,邊療養邊準備拍攝工作。然而,他卻發現自己的創作陷入危機之中。影片的主要布景已經搭好,但他的構思還是朦朧一團,處處是阻礙和矛盾,與此同時,他也深陷于個人生活的危機中,與妻子在感情上無法溝通,情婦又對他糾纏不休。他幻想出來的思想女性剛剛出現,立刻就顯露出同樣令人痛心的世俗態……最后,他舉行了一次毫無內容的記者招待會,同請來的客人跳起了倫巴舞。這部影片是費里尼的創作轉向表現人的內心現實的標志。它通過一個隱喻性的“故事”,探索了現代人的精神危機。


? 意識流作者一個人的狂歡

? ? ? ? ? ? ?——談作品《墻上的斑點》

? ? 意識流的興起是由意識流小說引導開始的,今天讀到意識流的作品《墻上的斑點》確實讓我深感意識流文學的特立獨行。

? ?在我看來,除了深層次揭示人的內心,盡量深的去挖掘任務潛在非理性存在的特點之外,意識流的文學更像是作者一個人的狂歡。在作品《墻上的斑點》中,作者用了盡量多的筆墨去發散這個斑點帶給作者的種種聯想,臆想甚至是狂想,但是作者沒有說跟墻上斑點直接有關的任何信息,只是最后說到,墻上的斑點原來是一只蝸牛。

? ?一只蝸牛引發的聯想。確實讓我難以對其做出準確評價,因為雖然全文有些內在邏輯但是行文的內容確實讓人很難喜歡上來。

? ?所以,一家之言,意識流文學是人對自己內在心理的一種開掘,他因人而異,它會是無法理解者的眼中垃圾,也會是作者心中的一種狂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