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熟慮后才下決定,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讓每一個未經思考的作為遠離心魂。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應當有充分的理由,并放下無意義的動機。所謂真實的判斷(正思維),它完全不依賴喜惡(同理或反感)。如果一個人對自己公正的決定有信心,就應當好好地把握住。這便是正思維(Right Judgement)。
留意自己的念頭和想法。只做有意義的思考。學會一點一滴地分辨出本質與非本質;永恒與無常;真理與單純主張。試著以內心完全的寂靜來傾聽同伴的話語,并且放棄他人會認同自己見解的期待,尤其放棄思想與情感上的每一個批評。這便是正見(Right Opinion)。
唯有致力于更高層次發展的人,能夠在談話時說出有感受或有意義的話語,為說話而說話并不好,尤其要避免將主題糾纏在一起的泛泛對話。一個人絕不應該和同伴切斷關連,而應一步一步發展出有意義的對話,回應出有思考的話語,并從各個角度來思維,寧可保持沉默也不在沒有原因之下說話。一個人應該試著不說太多或說過少的話。這便是正語。(Right Word)
外在的行為舉止,不應造成對他人的困擾。由個人的內在良知出發行事,謹慎思量如何適時造就人類徹底、持續的永恒幸福,如果一個人打從心底行動,出自于本身內在的動力,并徹底地預期到自己行為的結果,這便是正業(Right Deed) 。
個人生命的意義在于和諧地與自然和精神共存,不因生命外在的軀殼而失去自己。避開帶給生活不安及倉促的每一件事。不匆忙做事,也不讓內心懶散。領會工作與更崇高發展在生命中的意義,并依次而行動。這便是正命(Right Standpoint) 。
不做能力之外的事,但要做全能之內的每一件事。一個人應當將人類最偉大的責任及其目標與理想,放在日常生活、及當下所發生的事物之上。例如:籍由這些練習的養成,來發展自我,以便于幫助同人類,提供建議。即使不見得在短期之內能見到成果。這便是正精進(To let all the foregoingexercises become a habit) 。
盡可能多學。在生活中出現的每一個事件,都是給予我們機會,累積生命的可貴經驗,假設一個人的表現有失誤或不完美,這都會激勵他能在未來有更正確與完美的表現。每一個人都從回顧過去的經驗來做事,來協助我們做決定和處理事務。我們從每個人身上學習,也從孩子身上學習,以正確的方式記憶自己曾有的經驗。這便是正念(Right Memory) 。
外在的行為舉止,不應造成對他人的困擾。由個人的內在良知出發行事,謹慎思量如何適時造就人類徹底、持續的永恒幸福,如果一個人打從心底行動,出自于本身內在的動力,并徹底地預期到自己行為的結果,這便是正業(Right D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