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截至目前,Z還只是個小人物。這句話的隱含意思是,在未來,Z極有可能成為一個大人物。與所有科技愛好者一樣,Z想去硅谷,他的目標是谷歌。
“當你想解決一個問題,必須放棄你看待這個問題時所用的思維。”接下來,他用自己的例子開始舉證。“比如我,我想獲取更多經驗,提高學習效率。而我做的卻僅是把日程表排滿,參與大量的workshop,與更多的投資人交談,但這其實并不有效,因為我還是在用原來的思維做事。”
為此,Z開始自己的研究項目,他想尋找一種更高效的學習模式。
翻開Z的公眾號(優秀的學習者會保持每周做總結和分享的習慣),像在閱讀《高效人士成功手冊》,節制(每周嚴密的計劃表,已堅持68周),深刻(長篇讀書筆記,結合個人經驗,干且有趣),積極(免費為讀者提供半小時人生導師服務,平均每周5人次)。一個標準的美式成功人生,一個潛在的社會型企業家。我除了認可,并不想親近。
我曾試圖找到他的軟肋。
“Z,你每天堅持按計劃行事,不累嗎?”
“累,但這是非常值得的。”
一句完美的官方答復。
“人們為什么無法想象他人行為背后的動力,是因為他們不曾體驗過,這些行為一旦完成后所能得到的快樂和滿足,一種極樂的,狂喜的狀態。”
“大部分人做不到,所以我要不斷向那些做到的人看齊。”
我無言以對,仿佛自己是二維世界中的一個小人,幾條線構成的生命,因為自身的局限性,并不知道周圍發生了什么。而Z,站在他的三維世界里,早已看穿了我們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