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表示隆冬的開始,從今天起,就進入數九嚴寒了,今天是頭九的第一天,也就預示著從今天開始氣溫驟降,冬天真的是來了啊!最冷不過三九天,民間曾流傳“三九四九打罵不走”的說法。在東北的數九寒天里,那真的是冷得不想出門呢。要過完九九八十一天,寒冬才算是結束,將迎來明媚的春天。冬至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一到,距離過年也就不遠了。
從小在東北長大的我,在我的印象里,提起冬至,必定和餃子密不可分,俗語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這一天,無論有多忙碌,很多人都要抽出空來做一餐熱氣騰騰的水餃,應應節氣。這一習俗一直流傳至今仍未曾改過,這也許是屬于中國的民族傳統之一的原因吧!
餃子,相傳是醫圣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叫其弟子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后來每逢過年餃子也被擺上了千家萬戶的餐桌,成了除夕夜里人們必不可少的民俗美食。
想要吃上一頓可口的餃子,制作過程其實也蠻簡單,溫水和面,軟皮細搟,餡料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葷素搭配,營養美味。我在上學時家里包餃子就開始學著幫媽媽搟餃子皮了,我搟得餃子皮是又圓又好,媽媽還不住的夸我呢。再后來我又嘗試著包餃子,漸漸也就學會了。只是從來沒有調過餡,也不會和面。后來自己成家了也就摸索著做,也都會了。其實就是懶覺得有依靠,所以總是不想著去做,只要自己去做了也就什么都會了。
吃了這么多回餃子,我還是最懷念媽媽包的餃子,味道好吃得無人可比,可是媽媽現在已經不在了,再也吃不到媽媽包的餃子了,那種回味也只能留在遺憾里了。
又是一年冬至時,你是否也和家人圍坐一桌開始吃餃子了呢,看著那熱氣騰騰的餃子,你是否覺得春天離你很近了呢?最后讓我在寒冷的北國遙祝在遠方的你,冬至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