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行程走完,翻撿照片
才發現,即使那些談不上多好的旅途,
也能遇上一些陌生的風景。
拍得不多,
挑出幾張來,
想從畫面里隱隱約約拼湊出,
大半個路上的行程和自己。
01
酒店陽臺的風景。還未走進房間,聽到的是隔壁孩子們的歡呼,‘是海耶!’
果然是海,陽臺上望出去,一片海,濤聲細碎,安靜地站在我不遠的視線里。
深夜,海上起風了,是臺風來臨的前奏。
第一次與海貼得這么近,細思極恐的夜,我有些陌生,但不驚恐。
海浪翻卷著,有些心神不寧。
一夜,枕著海濤,無眠。
02
蜈支洲島。典型的海南風情。
陽光、藍天、碧水、沙灘、熱浪、還有洶涌的人潮。
陽光似被濾過,透明得讓人驚嘆。
目之所及,只剩下一種色彩——藍。
“天空和湖泊,不分彼此,彼此不分”是到此刻才確鑿自己真正感同身受。
風景太好,好到,好到讓人忽然想遺世獨立。
當然,這只是瞬間的想法。
事實上,我更忘不掉的是一路坐船的暈眩,海邊燎烈的三百六十度廣角的陽光,略微發蔫的椰樹,無處可去的焦慮和回岸漫長的等待。
03
到海南的第一夜。黃昏。
顧不上去海鮮市場對付晚飯,先去了酒店外面的海邊。這是要去趕海嗎?
海灘上有很多寄居蟹,這原是它們的自然,如今被我們忽然闖入。
它們的生存世界沒有想象中可怕,力量也不似它們的個體般羸弱,極度敏感的肉體在紛紜世事里生出一層保護的殼。
它們還有自己的生存智慧:潮水不來,它靜立沙灘,不動聲色;潮水來了,它瞬間潛入海灘深處,無聲無息。
我突然有些了然,天生萬物,強大與弱小,能生存下去的,都是一樁壯舉。
海在很遠的地方延伸,于我,可望而不可及。
04
當晚自選的海鮮餐,我們干掉N多美味。
第一次認識和品嘗很多海鮮,大個頭的澳洲龍蝦、刺兒頭海膽、十分形似的象拔蚌……吃到牡蠣的時候,我總想起《我的叔叔于勒》中說的那句‘吃牡蠣會把男孩慣壞的’一句,此刻覺得,那書里描繪的是怎樣一種無法言說的心酸。
海鮮排檔,有很多加工攤。吃客也多,擁擠噪雜,等一個小時很正常。
都是一個加工點幾張桌子,碩大的風扇嗚嗚作響,哪兒都是海水的咸腥味,驅之不散。
我看那個女人收拾海膽,有些出神。海邊的女人,吹慣了海風的,一貫的黝黑、枯瘦,她們的身體是常年長在海邊的一棵棕櫚或椰樹。
海膽渾身是刺,收拾它的時候,卻要溫柔以待。在它的開口處,輕輕敲打,待它漸漸放松張來,抓住它的殼,在水里來回晃動,清洗出它的內臟,海膽就只剩一個干凈的殼,里面剛好蒸一碗雞蛋羹。
吃完了海鮮,一路走回去,一邊是海,一邊是沿途的海邊酒店。
夜有些深了,孩子們追逐的聲音升到夜空里,不知道會不會變成星星落下來。
05
島上回來的途中,經過亞龍灣。
免費的海濱浴場,只是被白天的烈日所傷,提不起勁,匆匆一瞥。
傍晚的黃金海岸,通向天堂的海。湛藍、純凈,無論哪個角度看,都是令鏡頭感動的海。
因為接近七點,海邊沒有多少人。很遺憾,白天沒來這兒。好風景,其實不一定都昂貴,只是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
黃昏漸漸淹沒了大海,我拍下一幀剪影,時間被夜色蓋住,就像往事也被時間蓋過。
遠處,晚霞還在,光與影勾勒出一份靜謐的自然。天邊的云團時而靜止,又分開,我有一份獨立享用這美景的心虛。
06
去南山,吃素齋,看南海觀音。
大概,旅伴中都沒有信佛的,我們都只站在遠遠的地方,凝望。
南海觀音,108米的高度,那是塵世與信仰的距離,也是人世殘缺與心之信念的距離。孩子們是茫然的,他們還太年輕,沒有經歷過此生殘山剩水,他們不懂信仰,也不懂得宗教于人的真正價值。
有些人爬上觀音的蓮花臺,是相信‘仰之彌高,信之彌堅’嗎?而我,只覺得莊嚴,心生敬畏。在我看來,如果自身沒有宗教的有關氣息,突如其來的一慟一拜,都無法真正進入信仰的領地。
關于信仰,我更相信,頭頂三尺有神靈。或者,應該多讀讀《圣經》。
講一段小插曲,那天也是陽光爆裂,走到南海觀音塑像附近,卻突如其來一場雨。有人說,是觀音顯靈,天降甘露。
躲雨的時光,有一父親抱著孩子跑進我們站著的廊下,他的衣服脫下蓋住孩子的頭,那么大的雨,孩子卻絲毫沒有淋著。那一刻,我有些頓悟,所謂的神靈,大概既可能是觀音,也可能幻化為瑞獸,但很多時候它化身為身邊默默守護你的人。
相同的是,他,或者他們都面目溫和慈寧。
南山寺,進門的牌坊刻著的是‘不二’,出來則是‘一寶’,有些不解,又有些醒悟。
07
鳳凰嶺。海誓山盟的石碑。
有一些人站在碑前留影,我只覺疑惑,時光可以在這一刻定格和永恒,愛情呢?
走一段寂靜的路,路遇一株‘’青梅‘和‘竹子’。想著,如果愛情也像眼前的這株‘青梅竹馬’該多好,同生共死,生死相依,大概也是植物世界的‘’海誓山盟‘’了。
路邊還有一棵‘見血封喉’,想起武林中的恩怨情仇。跟前面的一些事物放一起,好像剛好編一輯蕩氣回腸的江湖傳說。
反正時間空著,剛好可以拿來想象。
導游說,三亞很少下雨。可是,這兩天,一直下雨,下雨。
在鳳凰嶺,一些人被雨追趕著奔跑。一場暴雨,我們用很大力氣對付,最后還是被淋成落湯雞。
有一條長椅出現的時候。只想到你。
或者,只盼望有一個人坐下來。
并肩看看高處俯瞰的大地,和周圍終將被綠色沖淡的人間。
08
一路坐車。
窗外是一成不變的風景,陽光與椰林。
在海南,家家戶戶門前都是椰子樹,海邊公園也是,走過的時候,我擔心,會不會有椰子突然落下來。
有時候會抬頭看天,看云卷云舒,有喜歡的,就拍下來。
下一瞬,云散了,我們繼續走自己的路。
09
天涯,海角。
其實是兩塊海邊的礁石,卻架構起來三亞前我關于海南的全部想象。
海風輕柔,海浪很大,日影飛去,天色漸暗,有些悄然劃過的落寞。
海濤聲太美,你感覺無窮強大,不孤單。
連音樂都不需要。就能飛。
天涯海角,是多遠的距離?
天與海的距離,
水與石的距離,
旅途與家的距離,
還是你與我的距離?
大概,當海風吹過發梢,
我能記起的,也就是自己曾這樣安靜走過,
走過你,
也走過海角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