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理論|為什么媽媽們喜歡在朋友圈曬娃?

順豐上市,請去年在北京某小區被打的快遞員敲鐘。
女朋友做的飯確實不好吃,但她覺得自己做的好吃。
小米手機每周讓用戶提出操作系統的體驗意見,獲得忠實的種子用戶。
人們喜歡購買宜家的半成品家具,然后回家自己組裝。
各種地圖app可以糾錯上傳,拍照片。
媽媽喜歡在朋友圈里曬娃,覺得自己的娃是最可愛的。
你想讓別人喜歡你,想辦法讓他幫你一個小忙。

什么是雞蛋理論

雞蛋理論,是源于消費者的一種行為特征:我們對于一個物品付出的勞動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該物品的價值。創造機會讓用戶付出勞動,這個商品就能在他的心中鍍上光環。

為什么會這樣?美國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里認為,我們對于某一事物付出的努力不僅給事物本體帶來了變化,也改變了自己對這一事物的評價,付出的勞動越多,產生的依戀越深。

為什么會有這種非理性行為?

成就感

我們參與到某項產品設計,某項工作中去,某件事情上,我們付出了時間和注意力,如果結果是滿意的(在自己看起來滿意而已),就會倍加珍惜這個結果,和付出的努力。

如何運用雞蛋理論?

1、讓用戶有參與感,投票,選擇,搭配等等

小米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讓早期用戶參與到他的手機操作系統miui的功能和體驗設計,獲得了一批忠實的種子用戶成為擴散的起點!

2、讓用戶付出勞動,留30%的工作給用戶自己做,這個商品就在他心中更有價值。

浙江有一個烘培零售業的民營企業,開了幾百家連鎖店,他的門店里,有一張巨大的操作臺,一排椅子,老板說顧客可以在這里動手自己制作蛋糕,然后再花錢買買走自己做的作品,據說這項DIY業務毛利頗高,比門店賣成品蛋糕更高!

讓用戶有參與感,可能如上面說的在產品設計層面,讓他們提出建議后通過技術看到他們的建議被滿足,也可以是在產品完成的最后一步,讓用戶自己臨門一腳,完成最后一道工序。那針對已經造成的產品,我們是否有方式讓用戶參與其中呢?!

有,就是給產品起名字。

? ?(1)營銷活動“起名字”心理學中有些研究表示,人對名字的記憶是非常差的,但是對職業等有實際性含義的東西記憶的比較好,因為名字沒有任何含義,很難通過聯想,聯系來幫助記憶。而職業,甚至外號,由于其富有諸多含義,而能被人更好的記住。起綽號(外號)在校園里很常見,我們會給同學起外號,給老師起外號,給男女朋友起外號;在職場上,我們也會給同事起外號;當然我們也知道許多城市也有很多綽號,比如紐約:大蘋果、不眠之城;我們也會跟許多商品起外號。

蘋果手機的昵稱(外號、小名、綽號、花名)比如,蘋果6,是腎六、挨炮6;iPhone 5s引入三種新顏色,它們分別被網友親切命名為「深坑灰,土豪金,東北銀」。我們可以在門店做一場營銷互動,(1)征集外號階段:先讓消費者給主推的產品起外號(2)讓所有的消費者給產品外號投票(3)最終給產品取一個消費者普遍接受的一個外號。

以下是評論區的留言整理:

(2)讓用戶給產品起名字:我是從事游戲行業的,對今天講的內容深有感觸。現在的游戲越來越簡(傻)單(逼),雖然玩家能迅速上手甚至成為高手,可是參與感的不足導致長期留存很低。學習了今天的課程,一定把用戶參與感設計放到游戲設計的重要位置。例如,以前取名字系統是給隨機的,下個版本要讓玩家自己取名字了。

(3)參與感:想起清末一個故事,北京一家火鍋店廚師仗著自己的秘方不錯,讓店里生意興隆,接二連三要求提高分成,一年內連漲數次還不滿足,最后超過了老板的底線,倆人談崩了,廚師臨走放下狠話,說他的店過不了多久就得關門,因為老板沒秘方。質量必然下降。老板沒辦法,干脆讓顧客自己隨便根據自己的喜好配調料,結果生意更火了。

? (4)西安泡饃:想起來有一次去西安出差吃正宗的羊肉泡饃,大家都拿了饃自己掐,最少要掐個半小時,據說當地的老頭老太太可以掐兩個小時。等把手都掐痛了的羊肉泡饃做好端上來的時候,自己興奮的先一頓拍照,吃完后第一件事就是發朋友群,然后點贊、評論的也特別多。想想自己興奮的最主要原因還真是因為自己掐了那半小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