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前段時間謝先生因投訴吃了雪餅但是自己的運氣并沒有變好而投訴,也因此成為了網絡紅人。在大家討論謝先生的投訴多么無厘頭的時候,卻忽略了謝先生的信息泄露。謝先生以實名的形式向有關部門投訴,自己的信息卻被曝光,沒有一點隱私可言。
? ? ? ? 根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謝先生正在進行維權,為了維權,謝先生先后找了江南區紀委監察局和南寧市明秀派出所,但是雙方均表示不屬于自己的職能范疇不予受理。中國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教授洪道德表示,謝先生的舉報函被人拍照發到網上,屬于民事侵權案件。只有隱私的泄露產生了使受害者不堪其擾自尋短見或者有人借此上門騷擾,甚至對受害者使用了侵犯其人生權利和財產權利的行為等嚴重后果,公安機關才會受理。如果只是“舉報信上網沒有對他的個人信息進行掩蓋”,并沒有造成“嚴重后果”,那么這既不是社會治安案件,也不是刑事案件,公安局、派出所無法受理。
? ? ? ? ? 由此可以看出,個人信息泄露并沒有處罰措施及具體管理部門。個人信息泄露,若不造成嚴重后果只能自認倒霉。但是信息泄露雖然大部分情況下不會造成嚴重后果,但是對于個人生活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近期身邊同事買的房子快要交付了,每天總是不斷的接到裝修公司、裝修材料、軟裝等商家的電話,由于工作性質不能將陌生號碼屏蔽,每次接到廣告電話總是會影響工作心情,對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不利的影響。現在信息越來越多,個人信息不能得到有力保護,每個人在這個信息時代就是一個裸體的存在,真心希望國家和政府能夠保護居民的個人信息。對于買賣個人信息及故意泄露他人信息的行為做出處罰,并設立相關機構,讓居民的信息權益得到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