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樣的怨敵,哪怕他再傷害我們,我們也不應生起嗔心,而要盡量把他觀成自己的母親修慈悲心。
佛教有充足的依據可以證明:無始以來,輪回中的每一位眾生都曾當過我的母親,她們含辛茹苦地哺育我,盡最大的愛心來照顧我,將自己最珍貴的全部給我。
--------------------------------摘自《不離》
總有一個地方會被你反復,被你賦予期待,被你注入希冀,一旦融入,便會孩子般滿心歡喜的溢流喜悅,而這,這就是你的圣地。
一場雨更多的是更少人與你接觸你的圣地,圣地所凝聚氣被匯聚你的身上。
每次看到下雨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登山計劃失敗,今天不知道為什么我覺得我一定要去爬一下山,因為再不爬,我就要崩潰了。
我不知道為什么爬完山,我就仿佛收獲一股能量,這股能量會促使我重新再去面對生活,面對工作。
這個感覺說不清,也道不明,這個是我的圣地,所有的雜亂的情緒會在爬山中仿佛都被山中的靈氣說摧毀,而我又重新恢復能量。
在沒上公交車的時候,我就開始徘徊,因為當我出門的時候,雨突然間加大,吃完了一個小面包就在徘徊,到底要不要去?后面,想算了,反正先坐上公交再說。
在公交,這個雨似乎沒有任何要停的意思,我也在漫長的堵車過程中想了既然雨中都敢跑步,為何就不敢雨中爬山了?
雖然,我知道這個雨中跑步會更狼狽一點,畢竟穿著的衣服也不是那種像跑步裝備一樣的,而且這個距離家里的過程也比較長,從來都是給自己一塊錢,然后出去坐公交,想方設法的回來。
算了狼狽一次吧,所幸的是到了之后你已經漸漸小了,再到爬山的時候,那更是一改往日的人山人海,只有我一個人,還有少量的維護人員。
充滿清新,充滿夏日的寒冷,忘記外在,全新地感受。
階段性的疲倦,我需要與這里的樹,泥土,石頭,佛音,鳥鳴,雜草,野花,蟬鳴,空氣雜糅內在的天地的自然饋贈,在這里汲取內在的力量,充盈與豐饒精神的愉悅。
外在只有寒冷,內在只有炙熱,不屈服的炙熱與不斷迎接連綿的細雨,淬鐵般的碰觸
以雨中攀山為始,是雨中奔跑汲取的力量。
進入數據化的記錄,既無爬百種山的機會,那就把一座山爬100次,爬出山的故事.
跑步--》雨中跑步---》雨中爬山.
先爬山,再跑山,最后,虐山!
2017.6.21爬山1次,累計1次.
【一起堅持,彼此欣賞,連續第108天跑步心得分享,來自來一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