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群聊太多,拿著手機,看著群里信息,翻看著朋友圈中的微信文章,卻是自己最常有的狀態。
對自己有用?帶給自己的價值了嗎?
其實是有的,在潛移默化影響著。
在現在信息爆炸的年代,知識可以在課本,也在互聯網上,而互聯網更讓人們覺得要學的知識實在是太多了。有時碎片化的知識讓人變得焦慮,自己也會記不住。
有時,這點看看,那點看看,到頭來很多東西都學不到,印象也不深刻。
只能讓自己改變,先讓內心先去接受它的存在,去找對方法整理,用心去思考看到的知識,合理安排,才慢慢充分利用起來吧!但真的需要處處去留心。
認識一位講課老師,60多歲,退休后開始講解一些課程,他每天五點左右起床,并建議大家可以做到早起的習慣,提到曾國藩的八大堅持,而第一就是堅持讀書。
是的,書中自有啟迪智慧,塑造靈魂的力量。
我們可以時不時讀一下心靈雞湯的書籍,自我調整心態,可以沉下心來讀經典小說,其影響更深遠更深刻,好書千千萬,讀書,讀什么書呢?
每個人喜歡的書不一樣,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適合自己最重要吧。
人與人講究緣分,讀書也講究緣分!
可能在一定情景下遇到了,更讓人受益。
記得,自己因感情問題導致心情很低落,那幾天機緣巧合遇到了張德芬的身心靈暢銷書《遇見未知的自己》,書中揭示出困擾人們的煩惱痛苦的深層的原因,自己身邊的同事,也在閱讀德芬的書, 并關注她的微信公眾號,也互相分享一些體會。印象最深刻的是,認識一位朋友因丈夫不在意,不在乎,而那段的時間里,堅持讀張德芬的書籍,而度過了很痛苦的時間,內心在強大,震撼書籍帶來的力量,可能這才是一本好書的價值,也是它真正存在的意義。
感覺壓力大的時候要去讀適合的書,會釋放很多。感覺內心悲傷的時候,讀書,總能找到一點能量。
活在當下,去修煉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