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長假,對于沒有祭祖任務的小家庭來講成了周邊游的好機會。難得的是沒有“清明時節雨紛紛”,全程的陽光明媚,干爽溫和。借著這美好的四月天氣我們游了南粵道家名山羅浮山。
羅浮山位于惠州博羅縣,海拔1296米,我們一大早從家里出發,帶上兩個孩子和老媽,興致勃勃的打算讓那里的負氧離子填滿我們的肺。山門前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景致,無非是牌坊和樹木環繞,進了大門后到是有些獨特,一簾小瀑垂落,流下的水匯聚一灣不小的池,里面裝設了霧化系統,時不時的就會裊裊霧氣升騰,真的就進入了道家仙境;池上蜿蜒預設好一排石墩,將一池清水分做兩半,一半歡騰,一半靜謐;石墩剛好可以逐一踏過池對面去,這樣走在石墩上面,你就真的成了腳踏祥云的仙人啦,給人升仙的享受。
上了岸,連接的是一排石階,走上去就到了小瀑的上面,迎面一條寬闊的大路,卻同時看到了一湖化不開的春綠,這湖應該是人工修建的,規整的長長的長方形,白石欄桿圍繞,四周各式偉岸的樹木一致像湖中傾斜著,正是春意濃,那滿山的綠色和盎然的生機把那湖水暈染透底,在陽光的投射下,感覺著自己就融化在這春天里了。
走到這里我們兵分兩路,媽媽帶著小女兒做觀光車在下一站等我們,我們仨開始徒步爬行,安頓好老和幼我們都感覺輕松了很多。在路口見到了開滿鵝黃色小花的果樹,揮別超越我們的觀光車,開始了正式爬山。羅浮山是我在廣東省內爬過的山中最陡的了,很多30-40度左右的斜坡,爬起來有點吃力,大女兒很喜歡爬山路穿叢林,不喜歡盤山路和梯級,她說那樣沒有爬山的感覺,為了陪她我們一起走進山林,攀樹抓石的手腳并用也算歡快。大女兒說:這座山不錯,爬起來有點意思。看到她的滿足感我們也欣慰不已,嬌氣的小公主還是有挑戰意識的,這種家庭活動不僅呼吸新鮮空氣也增進體能和鍛煉毅力。不一會兒在濃密的樹蔭下我們聽到流水的聲音,再向上幾步看到一小股清泉流下來,水聲潺潺,透著幾分清涼,再向上有一些木欄桿,好像一處休息的場所,上去一看才發現是一個小小的景點——霓裳飛濤。迎面一幅巨石卻從上面淋下淅淅瀝瀝的小雨一樣的“飛濤”,這樣的感覺遠勝一鏈白瀑,很有創意感,看到這細弱的飛濤,我頓時想到的是“天街小雨潤如酥”,這恰到好處的一點水滋潤了我們艱難的行程。清涼一下我們繼續直線上山,很快我們就上到了獅嶺峰,看到了蔚藍天空下的一片小城和遠山,看到了湛藍和嫩綠的搭配是那么不可言說的美,看過景色后我們才發現錯過了會師的路徑,于是我們又開始在叢林里向下穿行。
幾經轉回,終于我們在獅子嶺成功“團聚”,小女兒等我們等得不耐煩,見到我們高興得格格直笑,于是我們在驛站休息,補充體力,帶小女兒在臺階上練習爬行和走路,把一家老小喂飽后,我們決定開始繼續前行。這時候老公抱起小女,我背起背包拉起大女兒,老媽跟上我們,沒走幾步就落了后,我們告訴她隨意走走吧,不行就回到驛站等我們。剩下我們四口,吃飽喝足的小女兒,趴著爸爸的肩上,曬著溫暖的陽光很快打起瞌睡,老公抱著20多斤的胖妞走起陡坡來非常吃力,于是我讓他原路停下等我們回來,到這個時候就只剩下我和大女兒了,老公停下的時候不停的叮囑我們倆個,不要爬太久預留回程時間,要走大路,我們都答應了。開始走大路很無聊的盤山公路似的,又陡又曬,看到很多走樹蔭里面的石階路,我們倆就改走石階,走了一段看到有人手腳并用的爬樹林里面的山路,大女兒動心了,我警告她沒有人保護她全要靠她自己了,她仍然向山路奔去,就這樣我們背叛了對老公的承諾。我背著個大包在孩子后面算是遠距離保護,沒有人告訴她該踩在哪里,該抓住哪塊石頭,全靠她自己,爬完一段又一段山路,我都覺得很有成就感,也沒跟我要水喝,她在我頭頂不遠的前方自己努力著,我在下面時刻準備接住她每一次失足的滑落,盡管都沒有滑過,每當我停下來的時候就會想我的孩子長大了,她很快就不再需要我的幫助了,她可以靠著自己的力氣,自己的能力和經驗去闖屬于自己的人生路了,想到這里不禁有點失落。這或許就是所有父母看到孩子成長都會有的那么一種不被需要的失落感吧。
我是實實在在的感覺到孩子的體力開始超越自己,在女兒不斷的催促下,我們終于來到了索道上站,極好的觀景平臺,仍然不失仙氣繚繞,又多了幾分開闊高遠,從上往下看山脈森森,湖泊如鏡,心胸舒暢。這個時候距離頂峰飛云頂還是有段距離的,孩子看到非封閉式纜車急于嘗試,我也記掛著下面的家人導致我們沒有繼續登頂,是此次羅浮山之行的最大遺憾。直到我們做上纜車開始下山,我才意識到我們爬了多高的山,海拔820米的意義,膽小恐高的我,在纜車上全程20多分鐘的時光讓我感覺度時如年,特別是60度以上的角度下行段落,真想立馬下車。
此次出行,我們不經意間走了最為原始的上行路線,雖然沒有去看各個景點感覺稍有欠缺,卻收獲了一個與往不同的玩法,讓我們都感覺玩的很滿足,能把一家五口不同年齡段的人照顧周全是最好的出行模式,在人家四月夕陽的余暉下,我們去尋找博羅縣美食,慰勞我們的轆轆饑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