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6 星期六 農歷七月初五? ? 晴
讀經人員:玥辰在在? 玥兒(11S 5M)? 七七(6M3天)
讀經內容:玥兒自讀《易經》豫卦第十六? 隨卦第十七? ? 蠱卦第十八 ; 《論語》顏淵第十二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03;累積第2遍。玥辰媽朗讀《易經》系卦傳,累積第11遍,七七聽讀。
煉:快走2公里
心得分享:
? ? ? ? “一個嬰兒期,把你當作全世界的孩子,你天天見他,為他出錢出力,操心著急,卻不知什么時候,已經失去了他。他的世界你進不去,你的話題他不關心。”
? ? ? ? 這是今晚“十點讀書”公眾號推送的文章中的一段話。題目是《很多父母,就是輸在“三觀太正”上》。
? ? ? ? 聽起來,是觸目驚心的。
? ? ? ? 文中說,“這種心理上的失去,比真正的失去,更讓人無能為力。你明明還愛他,對他充滿期待,卻無論用多大的力氣都沒辦法改變他,甚至你越用力,他離你越遠。”
? ? ? ? 教育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明明都是盡職盡責的父母。這令我想起了周邊的案例,退休的老校長在我們地市,專業中學語文,算是我們當地教育界的泰斗了。吟詩作對不在話下,更是把一個農村中學管理得風生水起。臨退休,教育局還特令讓他可以在我們學校套房里永久居住,而且占用的是兩套教師用房。可是,老校長之前不止一次在教師機會上提及自己教育孩子的失敗,言語之間滿是慚愧:大女兒據說“耿直”,大兒子是個精神病患者,小兒子是的不折不扣的流氓,花錢如流水。我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履霜,堅冰至的道理,但是,周邊仿佛有這么個定論:老師,教不好自己的孩子!甚至,我有一個思慮成熟的女學生,不止一次地對我說她特討厭老師的孩子。這是不是和這篇文章所提及的觀點不謀而合呢?
? ? ? ?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也。教師職業道德要求三觀必正,然而,對于教師的孩子來說,是不是“三觀”過正了呢?過,猶不及。《老子》主張“無為”,育兒也當如此!
? ? ? ? 我家二寶,如今剛滿六個月。白天不說,晚上八點起,就開始找媽媽,即使肚子不餓不需要吃奶,也是嗷嗷大哭,求媽媽抱抱,只有偎依在我的懷里時才絕對安靜,連他最愛的爸爸來都沒用。最經典的一幕是,中午睡午覺,明明睡著了,被一點聲響吵醒,翻身,雙手撐起上半身,抬頭,環顧左右看看,媽媽在,好,立馬慢慢合上雙眼,慢慢低下頭,雙手放松趴下,繼續睡。如果沒搜尋到媽媽,立馬睜大眼睛,開始哭。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嬰兒期把你當做全世界的孩子吧。想想,就覺得肩上的擔子好重、好重。
? ? ? 家長,是一門功課。如何做功課,得從自身修起。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還愿意跟父母好好說話。能讓孩子釋放負面情緒的家庭,溫暖有愛;懂得聆聽的父母,才懂教育。我將開啟全新的一段育兒歷程,也必須好好學習,才不至于落入“三觀”太正的父母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