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子,結婚前都是公主,30歲仍覺得內心住著一個孩子。直到,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為母則剛”。很多從前不會不能的事,統統不在話下。我似乎竭盡所能,想為孩子解決一切問題,給他一切想要。
不知不覺中就產生了一個“全能媽媽”。
而孩子天性依賴依戀媽媽,冷了暖了找媽,吃飯穿衣找媽,挨打受罪找媽,世上就沒有媽媽不能解決的事。興許以后工作不順找媽沒有對象怪媽,“巨嬰”總與“全能媽媽”配對出現。
1歲輝輝就已經有自己吃飯的意識,可是每每拿起勺子,就被媽媽阻止了:“等下弄得滿地都是,你還太小了。”
一喂就半年,輝輝似乎早已習慣被喂,偶爾拿起勺子,媽媽又說:“看看你吃個飯又得給你洗澡洗衣拖地,我來喂你算了。”
直到3歲,同齡很多寶寶都已經自己吃飯,輝輝越發過分,需要追到電視機跟前喂才肯吃飯。再這樣下去不知道得喂到小學前還是小學后!
全能媽媽很偉大,犧牲更多時間精力,為孩子付出不計回報。可為什么常說:“慈母多敗兒”、“懶媽兒勤勞”。
顯然媽媽過度的愛,會讓孩子無法獨立。當我意識到自己的全能和事事包辦,已經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我在育兒道路上開始戰戰兢兢。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要怎樣才能成為孩子心中60分以上的媽媽。
直到遇見了大V店,她教媽媽怎么樣成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媽媽。我每天和數百萬媽媽一起聽育兒課程。我聽朱芳宜老師的《如何撕下孩子身上膽小羞怯怕輸的標簽》、《如何鼓勵孩子獨立自主做更好的自己》我聽翁老師的《天賦是玩出來的》聽依莎老師《心里全是愛,開口全是傷害》……近600期媽媽課堂,我學習了超200期。學習,能消除內心的匱乏感。當你心中有力量有方法,便不在是一個焦慮的媽媽。
我和百萬媽媽在社群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心得,毫不摳門(平時挺摳的)的給孩子買各種繪本,從《動物的家》、《好餓的毛毛蟲》等簡單繪本到《活了一百萬次的貓》關于生命和愛情的意義。從生活習慣到行為習慣養成,品格養成…孩子無可救藥愛上了閱讀,從此與電視saygoodbye。
我組織各種線下閱讀活動,從展覽會到故事媽媽,不僅推廣了閱讀,認識許多同頻熱愛學習重視育兒的優秀媽媽,同時收獲了經濟回報。
在自我成長中我也特別樂于分享給他人,被邀請成為大V店30top講師,為全國百萬媽媽分享《如何管理時間》。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方法:把目標細化分解成“微目標”,如果你想養成運動的習慣,一天運動一小時,那么你的目標應定為一天運動5分鐘。微目標每天達成很容易,漸漸的習慣養成大目標也隨之實現。
我也是這樣實現了大V店站長的目標,帶領著超千人的團隊,攜手共進奔走在輕松育兒,快樂學習的大道上。我們相互汲取營養,共同成長。
最后我也變成了全能媽媽,不過,并不是事事幫孩子安排好,而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動手能力,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內心充實的成長。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新時代對媽媽的要求,很高興認識你,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