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大家都去哪里呢?有朋友說去吃美食了,有人說去圖書館了,還有人說了很多好玩有趣的地方,而我這周我參加了一個公益講座,內容分享給大家!
為什么去?
這個雙休日去參加了朋友elian推薦的一個公益課程(有關冥想加艾灸的課程)。好久沒有參加線下活動了,其實有些想念去年橙子學院舉辦的線下活動,有一群正能量的朋友在一起學習。其實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公益活動,因為是免費的,心里總覺得是否質量不高,有廣告推銷之類的?所以心中有些猶豫,不過心里總是想去聽,所以我在課程快開始的時間給工作人員打了電話,問是否可以去參加活動?在得到他的同意后,我拾掇了一下,安排好孩子,趕緊從家里出發,去聽了一場羅老師和張老師的公益分享課程。
有什么內容?
內容1、冥想引導。
培訓地點是百瑞仕公司的7樓,環境特別好。當我推開教室時,羅老師的課程已經進行了大半了,她看到我進來,微笑地跟我說,那有空座位,請坐下吧!當我靜靜坐下來,她開始進行冥想的引導,幫你看一下三十年后的自己。隨著她的音樂和語言引導,所有人都閉上眼睛,我可能因為剛到,心里不是很靜的關系,無法看到三十年后的自己,只是看到白茫茫的一片的圖像。課程中有的人說看到白色的光芒,有的人說什么都沒有看到,有的人說有金色的圖像,也有人說睡著了。我想冥想是可能有一定的練習方法吧,所以處于不同階段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
內容2、覺察當下
老師讓我們去拿一張紙巾,一塊西瓜,首先讓我們觀察西瓜的形狀,纖維,黑色的籽,紙巾的脈絡等等,然后靜靜地聞西瓜散開的香味(至少五種味道),最后把西瓜放在嘴里,慢慢地把西瓜汁從舌頭間壓出來,慢慢體會西瓜的味道!此時會有一種西瓜汁慢慢進入身體每個細胞的感覺!嘴里可能有點甜,有點酸,也許還會有點一絲苦味!
當生活慢下來時,會有不同的感覺!老師還舉例刷牙的例子,也是三分鐘的時間,觀察牙膏,聞氣味,感受刷牙的感覺,腦子里不想任何事情,只是刷牙的狀態,會刷出一種幸福而清新的感覺!然后帶著美好的心情去上班或者做其他事情!
內容3、幸福是什么?
這一段分享是在課程的一開始,我只是聽參加的培訓同學說起老師講了這一部分的內容。老師在課程的中間部分有問同學。有人說是愛自己,有人說所愛的人幸福,有人說活在當下,感知美好的生活!
我曾記得有段時間加入秋水飯團,問了秋水老師這樣的問題,被老師一頓警示,幸福確實是一種感覺,需要自己去發現,去感知!我也突然聯系到了德芬老師在有一節課上說,她扮演了愛,可是有些人對愛就是視而不見。其實都缺乏了對當下發生事情的感覺!
內容4,如何進行情緒的調控?
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免會有些情緒,或者暴躁,或者焦慮,或者憤怒,或者其他!
羅老師用了心理學中常用的ABC法則,關鍵在于B的部分,信念blief,她舉了生活中發生的蔥油餅的事情,在十多年前的上海出租車上,當時的上海人很排外,當她肚子很餓時,出租車司機禁止她在車上吃蔥油餅,她沒有認為司機在排外,而是問他,為什么其他車上可以吃,您的車上不能吃呢?司機給予的答案竟然是,我也沒有吃飯,如果您吃的話,我也會餓。所以有時候不在于事情,或者結果,而在于中間的一念。這也是很多人說的一念之轉!
有事情發生時,需要接納,然后想一下這個事情背后有什么積極意義?一般的事情需要寫20個,寫著寫著心情就會好!這是自己需要做的功課!她花了十年時間與父親和解,寫了200條積極意義,修好了自己的功課。
內容5,溝通需要眼神身體的交流。
語言在溝通中其實是匱乏的。與家人,同事,朋友溝通時,需要眼神的交流,否則溝通基本是無效的,也許就是自己說給自己聽的話而已。
在課堂上有一個練習,家人之間看著對方的眼睛,大概2-3分鐘,不少人看哭了,有一個學員上去分享,她感謝老公一直對她的支持,同時覺得自己是個職場媽媽也很不容易。當與老公對視時,眼淚不由自主地出來了。
內容6,肩頸理療,艾灸
張老師給學員們免費做肩頸按摩,羅老師給我們做艾灸。做肩頸時,學員的表情很有意思,一開始很痛,大概一分鐘的樣子,有各種表情。后面一分鐘比較平和,最后一分鐘大家都覺得很舒服。
途中張老師一直做了十多個學員,我們問他是否需要休息,他說不用,曾經做過80人次。羅老師說如果覺知在當下就不會感覺到累。
三,我學到了什么?
1,溝通不僅僅是語言,而需要眼神的交流
當老師講到這一段時,我突然想到了與兒子,老公,家人的交流,確實語言不是很重要,語氣,眼神,都是需要注意的。對待家人,需要接納他們,他們不是完人,都是不完美的人,都會有這個或者那樣的缺點。再溝通時,帶著愛,理解和支持去說話,也許關系更融洽!這是我需要面對的功課!
2-活在當下,少點內耗
我一直會覺得很累,特別是最近幾個月,自己也知道不開心,腦子里的想法太多了,無法靜心做事情,人很焦慮。
羅老師指出來,我有些能量被卡住了,可能與家人有關,需要與家人和解,并且告訴我們與父母正確的相處方式,不是控制,而是像一個十歲小女孩一樣看著父母。
3-讓我更深層次理解了心態的重要性
我讀過ABC法則,上過斷舍離的課程,最近也在練習輕而易舉的富足。在這些內容不斷重復學習的過程中,我突然覺得這些基本的道理都是一樣的,在于覺知和轉念。找到事情背后的積極意義。
最后分享一下老師在課程最后的三個小練習!
每天一分鐘平板撐,三分鐘感恩,五分鐘自我連接!
感謝羅老師和張老師無私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