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也就是昨天。令人開心的是,今日頭條的原創功能開通了。之前申請了兩次都沒有過,有點心塞。不過每天堅持著原創,第三次申請終于過了。我的千人萬元也“亮了紅”。
頭條指數不是原創審核的唯一標準
我把頭條指數截圖并保存了下來,想與大家分享一下經驗。申請成功時的頭條號指數為407?;钴S度為9.5,原創度為8.5,健康度為3.8,互動度為2.5,垂直度為5.5。
以前看到過一位開通了原創功能的頭條號作者分享經驗:"要想開通原創功能,對你的各項指數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原創度一定過7分,健康度最好要過4分。這兩個最關鍵,其他的一般不會太差。"
在我第二次申請原創功能時也是按照這個標準來申請的,那時的頭條號指數比現在還高幾十。可是,沒有通過。我通過相關文章下的評論發現,一些指數300多分頭條號作者過了,一些只發了10多篇文章的作者過了,一些指數500多的作者原創功能卻沒有過。從中,我覺得頭條號指數不是評判原創功能是否能通過的唯一標準,也可能會因為原創功能審核員的個人意愿影響決策。
所以我建議大家多更新原創優質文章,多在同一領域發表文章提升垂直度。只要你文章優秀,深受讀者喜愛,就算現在沒過,不出多久也會過的。但是,你需要堅持下去。
我與自媒體錯過的一個時代
2015年1月8日,我在今日頭條發表了第一篇文章。那一年,我18歲,正讀大一。我算是很早就入駐的一批作者,隨后在短時間內也開通了自營廣告和頭條廣告。
那時的每一篇文章,我都會留下我的微信號。因為發表的第二篇,當時國內最大的眾籌平臺的相關負責人還加上了我交流眾籌。
我感覺世界是圍繞我轉的。
那時的文章每當留下微信,不出一會兒就會被加爆。可是,我沒有珍惜這波紅利。嫌麻煩,不想讓太多人加我私人微信號。我還沒有意識做微信公眾號,因為那可笑的想法我錯過了一個時代。更多的是因為,那時的自己正在做一個感覺可以改變世界的項目?,F在想想,那時應該是中二晚期吧。真想把那時的我拖出去,槍斃三分鐘。
2015年發表的文章屈指可數,2016年10月之前在今日頭條上發表的文章也很少。但是,10月之后,我認真審視了頭條,才開始每天精心“照料”它。
如何抓住機遇
大家都說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那究竟該如何準備才能更好的抓住機遇呢?
1.眼光很重要。首先要認識到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以我當初見識和眼光,是不能抓住這波紅利的。沒有開拓的視野和敏銳的眼光,機遇擺在我面前,我也無動于衷。
2.知識儲備很重要。以當時我的現狀來說,就算抓住了自媒體的機遇,也并不能做的太好。因為以那時的知識儲備和行業經驗來說,并不能寫出能讓讀者尖叫并且有價值輸出的文章。對我現在來說,很多時候想寫某個主題的文章,卻恨自己讀書太少。所以我建議大家,多讀書不會吃虧。
3.努力很重要。當時的我也發了一些文章,不過不夠努力。因為我怕,付出得不到回報。當然機會并不是糖果,塞在嘴里甜甜的,只要用牙齒咬咬就可以,而是需要我們為此付出努力的。做任何事情如果不付出努力怎么會成功,如果你放棄了,就連成功的可能性也沒有了。抓住機遇后我們就應該好好發揮。
4.踏實很重要。對于現在的許多人來說,如果看到一篇文章1500字以上,說不定就直接跳過光看評論。當初的我很浮躁,總想著一夜暴富。不知道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積累出來的。所以這兩年來,我越來越堅信慢慢來,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