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讀書結緣

? ? ?兩三年前網上曾有過熱議,日本管理大師在《低智商社會》中的一段寫道:“中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鐘,人均閱讀量只有日本的幾十分之一,中國是典型的‘低智商社會’,未來毫無希望成為發達國家。”我無從考證此事的真偽,也不關心網絡上的口水漫罵,但 “護短”顯然是不明智的,我們要正視一個問題,那就是現代社會中,許多人是不愛閱讀了。

? ? ?我用觀察到的四件事來佐證:1.地鐵以及大多數的公交場所,全是低頭看手機一族;2.自家的孩子上了小學至高中后,我們和孩子們共同讀過的書是不是個位數?3.許多人家里是不是有許多只看一半沒讀完的書。4.女人們,你的衣服、包包、鞋子數量是不是比你家書多多了。

? ? ?眾所周知,以色列人的閱讀量是世界之最(據說每年平均每人讀書64本),一方面是因為圖書的價格較便宜,另一方面,在《圣經》中有句名言:“人不能只靠面包活著”,這句話對猶太人影響深遠。看來“猶太復國運動”不只是口號,更變成了以色列人的實際行動。

? ? ?那我們為什么不愛讀書了?

? ? ?1.信息化時代網絡對傳統閱讀的沖擊,快餐式文化和碎片式學習帶來的后果就是只讀不思考了,而實際上,不思考的閱讀不是真正的閱讀。

? ? ?2.學校的語文教學是有問題的。我們的語文教學缺乏足夠的人文含量,教材不錯,可惜“廚子”手藝欠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幾十年前的“尸檢式”語文教學模式還普遍存在,把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早就扼殺了。

? ? ?3.當然還有時間問題,生活壓力問題,閱讀動力問題等等......

? ? ?在我的朋友圈里,有兩位朋友讓我敬重。每天有晨讀習慣的一位大姐姐,文字雖少,但品茗、閱讀、一支筆,一縷晨曦,常常讓我隔著屏幕就有美好的畫面感;還有一位是我的同事領導,天天堅持筆耕不輟,令人欽佩。與優秀的人為伍總會容易被感染到那滿滿的正能量。其實,自己也是酷愛讀書寫作的。十年前,在英國學習期間,寫了十幾萬字的游記,從人文、地理到歷史、哲學,每天滿血沸騰的寫作熱情,至今難忘。沒有微信前,也曾經常寫些文章在一些網站發布...只是隨著微信時代的到來,鴕鳥心理反倒越來越不想讓別人了解真實的自已了。

? ? ?讓我重新拾起寫作熱情的是前幾天發生的兩件事:1.愛人和我共同認識的一個朋友患癌只有不到六個月的生命了。讓我重新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感觸。如果有一天自己變成一捧塵土,我能給后人留下的恐怕只有文字和思想,讓我的后代從文字中了解到他們的祖母,太祖母,太太太祖母是個多么有想法的老太太。2.每天看到女兒閱讀的小身影,總會讓我想起高爾基的那句話:“我撲在書本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我問她一年能讀多少本書,丫頭認真地算了算,家里買的,學校漂流到的,書館和同學互借的,能讀四五十本吧。于是,我汗顏到無地自容了。所以在女兒的感染下,我決定改“邪”歸正。

? ? ?周國平說過一句話:“閱讀是我的情人,寫作是我的妻子”。說明寫作的重要性。我希望自己能把寫作當成是閱讀的延伸,用文字來培養自己的思辨能力。

? ? ?怎樣制定小目標呢?減少應酬,遠離手機,睡前靜心閱讀的時間總會有的。不再為了考試、生存、升職這些目的讀書,只為自己的興趣讀書,將閱讀變成真正的“悅讀”。

? ? ?最后用宋代大儒朱子的一首詩來勉勵自己:“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 ? ? ?一寸光陰不可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6.12.17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