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方法論(一)—— 子宮

? ? ? 自從訂閱吳伯凡老師的認知方法論,才有了一種認知突破的沖動,即日起就將其中的概念和方法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加以說明,通過分解認知真相,區分認知誤區,打破認知框架,最終達到容納認知維度的目的。

? ? ?子宮是一個神圣而又不得不去深思的器官,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是從母體而來,又終將回歸自然的母體。其中母體帶來的自在感是無比舒適,無憂無慮的,但也無可奈何,被動接受子宮帶來的一切。這也意味著,無所謂認知,當看到黑客帝國第一部當中的反派塞佛極力想回歸虛擬世界,他的一句無知即幸福,道出了每一個人童年的最初想法,而人類社會恰恰相反,痛苦是認知提升的副產品,我們無法將痛苦抹殺,這一切都需要刺激大腦中腦細胞產生新的鏈接,而回歸子宮、不需要思考的初始狀態又時刻牽絆著我們,以至于每一次的學習過程都是一種痛苦,而世界運行是朝向效率高的方向發展,所以子宮是避風港,是溫暖的懷抱。

? ? ?但人總要學著獨立與自由,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們終將表現出獨立的自我意識,自由的向往使嬰兒在1到3歲的時候始終處于爭取自由意志的抗爭狀態,總是會說不,不要之類的話,所以我們同是具有想回歸子宮的畏懼心理和掙脫子宮自由向往。

? ? 任何福音都是詛咒,任何利益都有代價,想起自己從事的工作,單位即是穩定,舒適的不需思考財務風險,但這也意味著思想和手腳的束縛。從奮斗一刻時開始,到懈怠后半輩的終局中,體會子宮帶來的別樣體驗也是當今的常態吧。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