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怎么選大學呢?

高考分數線公布后,馬上就到了選擇學校的時刻,我相信很多準大學生在這方面聽到過許多建議。結合我選擇的學校專業和這些年的工作經歷,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與看法。

總體來說,選大學,堅持好城市、好學校、好專業的思路。

選前準備

我們在選擇學校之前先需要認真的審視一下自己。審視自己越通透,選擇目標就越明確。

看看自己的性格、興趣、夢想和已擁有的資源。在捋自己的優缺點和資源(包括家庭背景、家族資源、成長環境、家鄉政治經濟概況等)的過程里,主要是在確定試錯成本的高低。

試錯成本越低,可選擇空間越大,試錯成本越高,選擇越趨于保守。

如果試錯成本很低,建議在大學選擇中更需要貼近自己的興趣和選擇對未來會產生深遠影響的專業、行業。

就是選擇更能體現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東西。

如果試錯成本越高,建議在大學選擇中更需要側重就業和應用型的技術,也就是在四年里先學好一門手藝。短期看就是“努力就會有回報”的那一類。

那么我們具體應該怎么選呢?

選好城市

無論是你現處何地,能選擇好城市就選擇好城市。我比較反對生在大城市,讀在小縣城。這其實是一種退步,可能大學還沒有畢業就會感受得到,與發小的差距一點點就這樣拉大。

選擇發達城市可以給我們這樣幾個好處:

大城市可接觸的前沿信息、擁有的綜合資源非常豐富。

培養興趣、技能,橫向發展的機會點非常多。

快節奏有益于培養終身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越靠近經濟、政治、學術、文化領域的中心,越能發現事物的本質。

城市的優先級別:南方城市>東方城市>中部城市>西部城市>偏遠地區,換句話說寧可選擇東南沿海地區的二線城市,也不要選擇邊陲地區的中心城市。

科技、網絡在感覺上是將其中差距縮小,但我認為這種差距正在拉大。

至少就目前這種差距,估計還可以持續一半百年。

寧選好學校爛專業,不選好專業爛學校

在好學校里,哪怕是新開專業,我也相信那個師資力量的配備是很強的,再說好學校本身就再帶“大龍buff”。

好學校里,二學位、交換生、考研、保送、學術水平、文化底蘊等這些軟實力是爛學校無法比擬的。

最壞的結果是,可能這個專業我很不喜歡,于是我把時間放在了學習其他上,但就這學校本身擁有資源和身邊優秀人才的影響,也能讓我體會成長的妙處。

爛學校里,再好的專業,也會拖慢你前進的腳步,因為大背景拖你是不帶商量的,就好像一個宿舍四個人,三個人在混,這怎么學習?

在這類學校里,我們的視野、格局、目標等感覺就像有一個看不見的天花板,封住了騰飛的翅膀。

選擇感興趣的專業是幸福

前面在審查自有資源時,其實已經給專業選擇給了一些建議,這里就不扯多了,說說其他的。

如果可以,選專業優先從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出發。選擇適合自己性格、感興趣的專業,會讓我們這一生都對這個專業心存感激。

如果可以,還是很有必要輔修第二專業,哪怕這個專業不給任何證明。

從進入大學校門的那一刻起,我覺得需要記住這幾個技能:英語、寫作、演講。未來要想混的好,這三項技能非常重要。我覺得至少有一樣應該要非常突出。

英語水平,可以給我們未來職場生涯增加無數的可能性。

寫作能力,可以不斷強化一個人的終身學習能力。

演講水平,可以讓我們的情商得以更快的進步。

其他建議

長在政治中心,就去經濟中心;長在經濟中心,就去政治中心;兩者都沒有,就去省會城市。

走得越遠越好,但不要從上海到西藏。

我希望,大學的選擇,是你人生的一次完全自主的選擇。

掌握一門藝術或愛好,且長期擁有。萬一哪天,有可能是她讓我們活得更好。

大學里最核心的不是積累了多少的專業知識,而是教會我們掌握學習方法,體會學習的樂趣,所以,不要把專業看的太重,也別看的太輕,未來可能有一段時間內,我們需要她吃飯。

最后一句,希望大家能上一個心儀的好學校。人生有許多可能,而大學,是讓可能變成可以的過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被時間敲打的我 一直糾纏在寂寞中 幾翻煎熬 曾回過某個路口 幾翻回憶 重度感殤 可厭倦這刻骨銘心 寥寥人生荊棘 何...
    馮知閱讀 188評論 0 6
  • 第三章:傷愈念情結兄弟 匆匆不覺,易郁生養傷月余,得蒙闔府上下悉心照料,病體已然痊愈。這一日清晨起早,喚金波兒打來...
    易郁生閱讀 321評論 2 2
  • 今天的全省開門紅啟動會之前的培訓由我來主持,非常緊張。 我知道,因為串詞沒有完全準備好,我心里不由自主的緊張。 我...
    自在綻放的TT閱讀 248評論 0 1
  • 柳哲 文學大師冰心女士逝世18周年之際,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冰心女兒吳青女士,與我們相約一起,話母愛,緬冰心,介紹...
    柳志儒閱讀 325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