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個灶火呀,本島主真的是想要好好說一下啦。
首先應該說灶,農村的孩子應該都知道灶,燒柴火煮飯炒菜用的灶,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說,就是火在土上燃燒,早些年的時候灶都是用土用泥巴做的,經過多少年的嬗變,現在多數用泥坯或磚頭砌成,表面還貼的有瓷磚,有些還弄的花紋,精美的圖案,很美觀,現在的灶有單眼灶、雙眼灶,其下兩個燒柴的灶膛,下頭各一處接灶灰的灶洞。煙囪高出房頂。有的鍋與鍋之間放一個湯罐,島主姨家就有,照片沒有拍到。
由于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須隨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保存食用。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西方一般一個村莊只有一個面包爐就足夠了,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一個爐灶。
關于灶的一些說法,島主百度了一下,僅供參考。
小年是中國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歷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就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在老一輩的家里黃島主家鄉每到過年也會拜灶神,就是在灶前面燒一點紙,還有家里辦灑的時候,廚子進門后也要在灶前燒紙,應該寓意是平安順利吧。
在鄉下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在島主家鄉,有灶的那個房間不叫廚房叫灶房,辦酒席,炒大鍋菜的時候,蒸米酒,做柴火雞,過年殺年豬的時候,人多蒸飯,打糍粑......都會用上土灶,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土灶燒柴呀,像島主家鄉簪子山,窮的只剩下柴了,所以這里又多了一個農活就是砍柴,村民們在空閑的時候就會去山上砍柴,然后把柴砍成一截一截的堆起來,放干,留著煮飯烤火用,我看到有些家里的柴火放的特別的整齊美觀,就像一個大型積目,看他們家的柴火,就可以看出這一家很講究。
說到柴火就要開始說重點了,燒火,燒火其實并不是一件大事,但是在黃島主這里就是一件大事,島主似乎從小就喜歡燒火,尤其是烤火的時候,在島主家里一直以來都是燒火做飯,燒火取暖,雖然現在已經2017年了,各種高級爐灶都出現了,但是我家鄉的村民們用柴火土灶做飯的還是占大多數,有一部分原因為是覺得柴火炒菜好吃,更大一部分是方便,因為柴多,又不花錢,這真的是大實話。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邊炒菜邊烤紅署,烤玉米,烤糍粑烤土豆,不能再說了,島主口水都要留出來了,用灶火烤的東西就是香,特別好吃,島主最喜歡烤的就是包谷,老媽一開始燒火做飯,島主就去菜地摘包谷,新鮮摘回來的包谷放在灶里烤是最最好吃的,香嫰、軟糯、入口清香,回味無窮,吃完嘴巴邊糊的黑乎乎的,那是兒時的味道。,也是童年的一道美味。
黃島主最近回了老家,平時做飯的老媽去縣城有事去了,(老媽當奶奶了,開心開心哈哈)做飯的重任就落到了島主身上,這下就有的忙了,島主這幾天在家感覺一天要燒好幾次火,關鍵是灶火并不是那么好燒的,現在家里有木匠還好,有一些炮葉用來生火,要是以前拿些紙呀,布片呀,叢光呀,會燒的一下就燒好了,不會的就會搞的濃煙四起,像失火現場一樣,這幾天燒火最多的一天好像是8次,早中晚三次,做南瓜餅燒一次,忘記給狗吃飯了,炒剩飯燒一次,小灶里燒茶燒了三次火,感覺一整天都在燒火,燒火,燒火其實也并不累,主要是炒菜的時候還要不停的加柴退柴,火候是最不好控制的,上次做個南瓜餅,直接就糊了,真是慘呀,一肚子氣都撒在了這個灶上,灶想說我背著兩口鍋呢,你這個鍋我不背。
因為家里人多,常年家里要做飯,老媽天天圍著灶臺轉,總是說累,大半年前島主就買了一個液化氣灶,讓老媽用,肯定比她燒火做飯要輕松很多,可是半年過去了,這個液化氣灶還沒有打開包裝,老媽的理由是我不會用,其實她就是舍不得用氣,說白了就是舍不得花錢,這次島主回家了,還讓島主燒火,燒的島主都冒火了,好在老爸有空終于把這個液化氣灶裝好了,當島主按下轉動按鈕升出淡藍色火焰時,黃島主的眼睛都亮了,好像看到了希望的火苗,特別的感動,黃島主家終于奔小康了,島主再也不怕被煙熏出眼淚了,再也不怕燒灶火的時候碰到灶孔擦的手上到處是黑碳灰了,再也不怕因為忘記加柴把火弄滅了,總之不用燒灶火不用大鐵鍋炒菜是件特別值得驕傲的事情。
現在就有了燒柴炒菜好還是用燃氣炒菜好的辯論,正方。燒柴好,理由,1.炒菜好吃,2.大鍋好翻炒,3.火夠大夠旺,4.做大菜的時候方便蒸煮,5.一次可以做很多人的菜,6.燒柴不花錢;反方,用燃氣炒菜好,理由,1不需要燒火,2.可以隨意控制火候,3.方便洗鍋4.沒有黑碳灰,5.干凈衛生省時省力。PK結束,應該打了個平手吧,其實呢!在城市跟本就沒得選只能用燃氣灶,就農村才需要選擇,島主覺得,各有各的好,在新農村也要接受各種新事物,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因為這些先進的設備能讓我們生活的更便利更快捷,陳舊的觀念跟傳統的思想只會讓我們停步不前,永遠落后。所以這兩種是可以兼得的,需要用大灶的時候用大灶,需要燃氣灶的時候用燃氣灶,還有就是看個人喜歡跟習慣。
突然發現新時代農村,真的挺好的,因為科技的發展,現在的農村早已經是信息機械時代,城市里有的農村也可以有,城市里方便的在農村更方便,相反在農村能使用的在城市里未必就能用。
親,你今天燒灶火了嗎?